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话的基础(21)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科学》(徐州)2012年 麦耘 朱晓农 参加讨论

    5.2《耳目资》在声调描写上的局限
    然而,我们在讨论《耳目资》的声调时,需要重视一个事实:金尼阁不大能把握汉语的声调。金氏说:“音韵之学,旅人之土产;平仄之法,旅人之道听。音韵敢吐,平仄愿有请焉。”(《耳目资》上册144—145页)众所周知,母语没有声调的人在学习汉语时最不容易掌握的就是声调。诚然,外国传教士中也有能辨声调的。“平仄清浊甚次,敝友利泰西首至贵国,每以为苦。惟郭仰凤精于乐法,颇能觉之,因而发我之蒙耳。”(《耳目资》上册145页)利泰西即利玛窦,郭仰凤即郭居静(P. L,Catfino1560-1640)。《札记》也提及郭氏是个音乐家,能分辨汉语的声调,利氏及金氏使用的五种声调标记主要是由他创制的(《札记》336页)。可惜的是,郭氏除1598年随利氏短暂地去过一次北京外,从未在中国北方生活过。1600年利氏北上,把南方的教务尽付郭氏,从此郭氏未离开过中国南方。郭氏分辨汉语五声,不可能以通行于北方的官话为基础,而大概是依据南方官话,或者是直接依据江淮方言。金氏写《耳目资》时,郭氏不在他身边,无法为他鉴定北方官话的声调。
    不过,《耳目资》中不止一处有对声调调值的描写,如:“中华用手,余亦用手:清平不高不低,恰居其会,在中指;去声极高,在巨指;浊声极低,在小指;入声次高,在食指;上声次低,在无名指。”这个充满中国传统特色的“指掌图说”描述得如此确凿明晰且生动有趣,与前引金尼阁“愿有请焉”的谦虚态度显得互相矛盾。我们认为,他的谦虚是真实的,他分辨声调确实有困难,而书中对声调的描写并非他本人所为。众所周知,金氏写作《耳目资》得到多名中国学者(如陕西泾阳人王徵、河南新安人吕维祺等)的帮助,他所“请”的自然首先是他们,《耳目资》中肯定有一部分论述出自这些人之手。既然金氏对声调没有把握,而他又希望书中对汉语的声调有所描写,那么这一部分内容就应是他请中国助手代笔的。
    总之,我们认为,金尼阁著《耳目资》,对声、韵母的设置和字类划分胸有成竹,但在声调方面很大程度上依靠参与《耳目资》编撰的中国助手们。中国旧时的文人编韵书有一个毛病:喜墨守旧韵书。《耳目资》的声母和韵母是由金尼阁主导的,没有这个毛病,而声调就有。例如古全浊上声字,《耳目资·列音韵谱》基本上列于上声,再逐字加上半圈标志来表示实际读作去声。其序中说:“盖因多字之音,古今不同。假如‘似’字古音为上,今读为去。音韵之书从古,愚亦不敢从今,故表以半圈指之。”这样的处理和表述,更像是受“古”的影响很深的中国文人而非一个学习汉语的外国人的风格。
    如果这个推想不错,则此书的入声调应当也不是金尼阁本人处理的。很容易理解,即使当时官话的入声字在实际口语中分不同的调,但要叫中国文人来处理,他们多半会依照传统,处理为一个调。而且在这种情况下,金尼阁还未必能看出问题来。于是就有以下疑问:《耳目资》只有一个入声调,是否有可能并非当时官话基础方言的真实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