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汉语方言中的历史层次(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京)2012年5期 丁邦新 参加讨论

    2.2陕西清涧方言
    刘勋宁(1983)描写了陕北清涧方言的文白异读,他列出了三个异读的特点,其中两个主要的特点是:
     
    他说:“如果只是从平面上去描写语言的话,可以说清涧话的这种文白异读不是对立的层次,而是分化后的一个复杂整体,他丰富了语言的音素和音节,增加了区别意义的手段。”
    这些话的意思表示文白读已经混用很久了,文白并不对立,都是日常用语。从特征来说,我们相信白读可能略早,属于清涧话的底层,但文读也是一种早期的白话音。清涧话是一种晋语,下面我们还会看到整个晋语方言的趋势。
    2.3山西闻喜方言
    王洪君(1987,2007)研究山西闻喜方言,发现文白异读有三个历史层次(2007:61):
    (1)新文读层: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的文读
    (2)旧文读层:20世纪50年代前的文读
    (3)白读层:闻喜本地语音形式
    旧文读层有以下几个特点:全浊声母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入声消失;宕、江、曾、梗、通摄保留舌根鼻音尾。相对于文读,白读层则有以下几个特点:全浊声母不论平仄一律不送气;宕、江摄鼻音尾消失、入声尾也消失;曾、梗摄分立。她认为白读层跟11到13世纪的一种宋西北方音十分相似,这个结论相当可靠。但是对旧文读层,只说是20世纪50年代前的文读。王洪君(1987:25)提到:“旧文读层在现闻喜方言中占优势,它出现的时间及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但在2007的文章里并没有见到进一步的讨论。
    根据前文所说苏州话及北京话文读的情形,我想提出一个解释:闻喜话形成的时候,以旧文读音为主,但有一个白读音的底层。因为本来都是日常用的白话音,旧文读音比较强势,就用这个白话音读书。等我们仔细追究的时候,才发现还有一个底层,就把包含文读音的那一层日常用语总称之为文读,这也就是旧文读层在现代闻喜方言中占优势的原因。等后来受北京音的影响就产生了新文读层。换句话说,在时间上最早期的底层是白读,次早期的是旧文读,这个时候闻喜方言成形,晚期的是新文读。这跟上述苏州方言的情形非常类似。
    值得注意的是,闻喜跟清涧一样,古全浊声母字文读仄声不送气;宕、梗摄保留舌根鼻音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