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堂(2006)又引南京话梗摄知庄组二等字声母不卷舌的读法,然后说:“北京话读书音的情况不同于《中原音韵》,而和上述南京一带的方言基本相同。这也说明北京话知庄组声母不卷舌的读书音主要是明代以后从南京一带的方言借入的。”我不否认有这种可能,但北京话的读书音还有可能是原有的,本来就跟南京一带的方言演变一样,我们难以证明这些读音是从南京一带的方言借入的。对于声调的说明丁邦新(1998a)已经另有解释。 平常老百姓主要使用白话音,当时的百姓就用这种白话音来读书。书里有许多平常不用的文言字眼,用白话音的同音字来读;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以后也是把反切翻成白话音的系统。因为文读的系统就是早期的白话音系统,下层百姓所说的话跟用来读书的音是一致的,再有新白话进入的时候就造成了局部的两读现象。因此,北京音基本上是以文读——早期的白话音——为主,后来融入了好几个别的方言,都成为白读⑤。陈重瑜(2002)也认为“文读是旧音,白读是新音”,但是她立论的根据跟我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