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现存五种宋人撰“杜甫年谱”中,吕大防《年谱》草创易于为功;赵子栎《年谱》与蔡兴宗《年谱》大约同时独立完成,各有创获;鲁訔《年谱》完全吸收了赵子栎《年谱》...
内容提要: 杜甫与汉魏六朝文学人物关系密切,诚如严羽所说“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杜甫对曹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诗人...
内容提要: 宋人较前代更为频繁地将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具有唯一性与特殊性、尚未在诗歌写作传统中形成固定审美联想的物象纳入诗中,赋予物个人化的审美意义。苏轼诗歌的“仇...
作者简介: 胡大雷,男,文学博士,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与教学。 刘勰云:“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从普遍意义来说...
内容提要: “青梅煮酒”早在两宋时就是一个社会热词,实际说的是青梅、煮酒两种食物。煮酒是一种酒类的通称,其生产技术和产品性质都与后世的黄酒相当,是当时政府榷酤、全社...
内容提要: 自1910年李元庚发表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学社团论文至今,已历经百余年。陈豪楚、胡怀琛在1930年代就大声呼吁对社团文学进行研究,其后郭绍虞、谢国桢在社团考证上作出重...
内容提要: 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评点家,金圣叹在其所评诸书中不但多有立异标新、别开生面的诠释,而且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诠释美学命题,尤其提出了“先生未必如此作,吾不...
作者简介: 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
内容提要: 对于那些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是诗人的人来说,作品集被视为自己的化身,所以诗人在生前自编自撰集的行为最能鲜明而尖锐地反映出诗人的自觉意识。通过对诗集进行调查,...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的赋文体论述,虽历经变化反复,但总的趋势仍是由探索赋与诗骚等文体的外部关系到辨析赋的内部体类, 即由两汉“辞赋” 不分、魏晋六朝“骚别于赋”,到唐...
内容提要: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注疏》,以元代翻刻宋十行本为底本,用闽本、监本、毛本《十三经注疏》为对校本,进行汇校整理,功绩卓著,堪称善本。然阮元所撰《...
内容提要: 自古以来,人们喜欢用“水”这样一种大家非常熟悉的事物来比拟抽象的事理。从先秦诸子到《文心雕龙》,这种以水喻理的智慧大致经历从“体道”到“比德”再到“喻文...
内容提要: 很久以来,人们习惯用“盛唐之音”或“盛唐气象”来说明盛唐①诗歌的艺术风貌,认为盛唐诗人大多在作品中表现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和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但这些形...
内容提要: 早期诗论以诗与志的关系为轴心而成形,姑称为诗志论。受赋诗言志风气的浸润和儒家解诗传统的影响,诗志论积淀了三方面重要的文化精神:诗是高贵的;诗与志互通;解...
摘要: 上博简《诗论》以其涉及中国古代经典最核心的部分,受到学术界的特别关注。自20世纪发现《诗论》后,新世纪以来的研究已历经14年。《诗论》研究在篇题、作者及竹简形制,竹...
摘要: “平”是宋元散文最具根本性的审美意识之一。宋元散文的尚“平”之风源于对晚唐浮华文风的反拨纠偏。宋元散文之“平”,既体现为外在的“平易晓畅”的形式特征,更导源...
内容提要: 清代蒙古车王府所藏曲本《西游记》,是以小说名著《西游记》为蓝本进行编创而形成的一部长篇鼓词。它基本上是按小说提供的故事情节与叙事脉络进行演说的,但并非照...
内容提要: 古代小说作品是法律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牙行是明代经济立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不少明代小说中均得到反映。概言之,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牙行设置的地点、开设牙行的...
论文作者简介: 何海燕,女,湖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出版过专著《清代〈诗经〉学研究》等。 20世纪学界对清代《诗经》学的研究以经学领域为主体,间或论及《诗经》的文学阐释,...
内容提要: 谶纬反映着上古“神守文化”的某些内容,从文献记载可见,上古时代至少存有长江流域的“神守文化”和黄河流域的“社稷守文化”两大系统。“神守文化”“社稷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