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宋金出现了宋金人注宋金词(简称宋金词注)现象。宋金词注注释对象主要为东坡词、“学苏词”、美成词,相应分布在南宋初年、初中期和中晚期。宋金词注注释对象与时代思...
摘要: 宋代文体学的核心问题乃本色与破体的错综纠葛、相反相成。宋代的文体本色论深入细致,占优势地位,但破体相参实践也普遍而广泛,以致深刻影响了宋代文学的面貌和成就。...
摘要: 明初江右诗坛,诗歌繁荣,诗人众多,但在地理的分布上,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并显示出鲜明的区域特征。明初江右诗人地理分布所表现出的格局态势,与地理经济、人文...
摘要: 意境之境,古为竟字,由音乐术语衍化而来。《庄子》在抽象的意义上使用竟字,并提出"无竟"之人生审美境界。中国传统诗学范畴意境说直接发端于庄子关于人生的无竟说,并将...
摘要: 在中国文学史上,《古文辞类纂》“序目”首次明确融序言、序题、目录于一体,在介绍体例、列举目录的同时开展文学批评,不仅确立了一种书籍编纂新形式,也确立了一种新...
摘要: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推崇的儒家思想,其实已经不是以孔孟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思想,而是荀子吸收了道家、法家思想所发展了的儒家思想。他对道、圣、经的看法是和荀学一致...
摘要: 通过文化学视角观照宋代文体学,指出成熟繁荣、融会贯通的宋型文化对宋代文体格局的深刻影响,并从语言、雅俗和古今之变三方面,进一步论证文化和文体的关联,探讨两宋文体...
摘要: 医药是《山海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现实性和超现实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医疗水平低下、疾病横生、寿命短暂的社会现实,以及先民企图战胜疾病、远离死亡的渴望与梦想,与...
摘要: 在东晋礼乐之衰和晋宋之交礼乐之兴的背景下,礼乐兴衰变化对诗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礼乐复兴促成了刘宋诗歌创作的繁荣,包括诗歌题材的扩大、内容的丰富、宫廷诗风的形成...
摘要: "词心"说是中国近代词论的重要学说。词论家况周颐给予"词心"说充分的重视和阐发,他一方面以"词心"概念涵摄诸多与主体相关的诸如性灵、学力等理论命题,使之具有极...
摘要: 季札称《诗经》的《周南》《召南》为国之根基,孔子崇其为立身之本。而依今人眼光看,此二十五首作品多不过是些婚恋诗,似与立国立身相去甚远。另外,汉代以来的儒生为...
摘要: 元代诗序文是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其中蕴含着元人丰富的诗学思想与颇成体系的诗学理论。元人对诗学本源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多方阐述,他们在前人文章论及传统诗论的基...
内容提要: 就明清小说蒙译本来说,蒙古国既是翻译、传抄也是收藏的重要基地之一;而就庋藏量、种类而言,在国内外今存明清小说蒙译本中,蒙古国藏本所占比重也十分可观。然而...
摘要: 湖湘景观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王船山运用湖湘景观的文化意蕴,以凄怆幽怨的词牌音韵,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和历史背景,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创作《潇湘怨词》,使得其内...
内容提要: 词调体式的分析与归纳固然要考虑分片、字数、韵位等因素,也要考量句中的平仄字声。律句是词调句法的基本单位,在唐宋词调中,同调同句往往存在不同的律句类型,尤...
摘要: "文笔之辨"是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实质是对"文"概念的界定,体现出纯化和审美化两大倾向。刘勰的文笔观是考察"文笔之辨"的一个窗口。刘勰的"文笔观"不...
摘要: 本文对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毛诗正义》点校本的若干校勘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 键 词: 《毛诗正义》 校勘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史语科...
摘要: 句法在语言层面的罗列直接关系到内在意象的生成。对中国传统诗歌来说,这主要包括了“独立性句法”所带来的简单与静态意象;以及“推论性句法”所带来的复杂和动态意象...
摘要: 俗赋和乐府都源于民间,都是对民间社会生活的反映。二者相互影响并互为接受,这主要表现在题材、手法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其中,揭示底层民众生活的悲惨境遇、叙说禽鸟故事、...
摘要: 陆机是两晋除潘岳外现存诔文最多的作家,除去有目无辞的《张华诔》,于今可考的尚有十一篇之多。这些诔文内容主要涵盖对于兄弟姐妹的思念之情、对于师友的哀悼之意、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