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李建平 张显成:汉语量词语法化动因研究(10)


    (五)魏晋以后双音词优势地位的确立和量词系统的完善
    1.双音词逐渐占据绝对优势
    魏晋六朝以后,双音词在词汇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按程湘清统计,《世说新语》中复音词总数达到2 126个,其中双音节词1 913个,占复音词总数的90%[31]。无论数量还是频率,魏晋六朝以后汉语中双音词的优势地位都已得到确立。
    2.量词系统的基本完善
    与双音化发展相适应,“魏晋南北朝的名量词在数量、种类、分工、使用、词序各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以说此时期已进入汉语名量词的成熟阶段”[32]。
    从传世文献看,刘世儒对魏晋南北朝量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名量词217个,其中语法化程度最高的个体量词达到123个,使用频率也大大增加了;动量词迅猛发展,总计22个,其中专用动量词17个。“汉语名量词发展到这一阶段,基本上已经进入成熟时期了”[12]4,动量词“也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进入了初步成熟的阶段”[12]7。关键还在于,数量词开始转向以前附于中心名词为原则,数量词前置有几个优点:(A)词序一致,即与汉语“从”前“主”后的原则一致;(B)陪伴形态更为显著;(C)成分更为确定,数量词只能是向心于中心的定语;(D)表达更为清楚[12]45。
    从出土文献看,考察旱滩坡晋墓木牍、南昌晋墓木牍、南昌吴高荣墓木牍、走马楼三国吴简、甘肃高台晋牍、鄂城吴墓木刺、南昌火车站晋牍、香港中文大学藏晋牍8种魏晋简牍,称数结构196例均为“N+Num+CL”结构,可见在称数中使用量词已成为规范。
    从隋唐五代到现代汉语,占据统治地位的双音词继续调整完善,汉语量词系统也在既有框架下进一步补充、调整,量词体系和规范逐渐趋于完备。
    (六)小结
    综上可见,殷商时代是汉语双音化的萌芽时期,也是量词从其他词类开始语法化的萌芽时期;西周随着双音化的发展,量词得到初步发展;春秋战国双音词得到进一步发展,相应的量词系统初步建立;两汉是双音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双音词在词汇系统中开始占据优势,量词系统确立,使用量词的称数构式第一次超过了不用量词的构式;魏晋六朝以后,双音词确立了词汇中的绝对优势地位,量词的使用成为一种规范。双音词和量词在汉语中都不是先在的,但词汇的双音化和量词语法化的历程却保持了很强的一致性,这说明二者的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双音化趋势是汉语量词系统建立的动因与推动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