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阿干之歌》和《夜听捣衣诗》分别是不同时代的民族文学精品,两部作品的契合点是"捣衣"精神,即渴望和平、向往安宁,思念家乡、企盼回归,眷恋亲人、等待团圆,这样的精神一...
摘要: 何其芳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史上是位重要人物,他在民间文学领域的贡献,更多的是在思想层面。他对于民间文学的“艺术性”和“社会性”、民间文学领域“整理和改编”、“民...
摘要: 从华兹华斯以来,记忆与个人主义的关联一直越系越紧,从文学蔓延及历史。记忆只有从个体道德超越,跃升到真正伦理的层面,才有可能恢复它真正的活力与意义。记忆的平权意味...
摘要: 史诗是文学中最重要的文类之一。在如何界定史诗的问题上,国际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虽然主流工具书都指明史诗是长篇叙事诗,但多长算长篇,没有形成一致意见。20世纪最有...
《中国民俗志·湖北省宜昌市卷》 (共13卷)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该志书对宜昌市下辖的13个县级行政区分县...
摘要: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来都不是自外于世界性的关系网络之外,只有从全球近代史发展的视野才能对其加以定位。晚清时从带有普遍主义色彩的天下观念向民族主义革命话语的转变表...
内容提要: 满族说部体例宏大,在民间的传播方式从主要以满语在氏族内部口耳相传,到用满汉相兼的语言讲述,用手抄本或神本子或其他形式相传,到后世主要用汉语书写的形式传承...
侗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走进侗乡,你会感觉到和谐的气息扑面而来。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侗族村寨依山傍水。村前近处,河水清清,鱼翔浅底,鹅鸭嘻戏。村前...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有一个渐进的、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从开始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直到对其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与把握,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探索的过程。学界对于藏族史诗格萨尔...
论文摘要: 在壮族民间师公教祈雨仪式中经常被唱诵的壮族英雄史诗《布伯》塑造了一个多次与雷公斗争、为人间解除干旱的人间英雄形象。在泰国东北部,解释芒飞节起源的神话《青...
文学史是一种知识话语 文学史是现代以来的产物,是应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建立的意识形态需要,对于已有文学成果及其发展脉络与过程的一种梳理、叙述和知识化,从而构成一套有头...
青海果洛地区是历史上较为封闭而又独具特色的藏族聚居区之一。它位于中华文明之摇篮-黄河的源头。世代生息繁衍其间的果洛藏族人民,以其强健、彪悍、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精...
内容提要: 新秧歌运动是延安文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民间文艺学史上的重要篇章。它在形式上借用了陕北秧歌,但它重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民间世界”,其核心环节就是转换了民间立...
摘 要: “窝车库乌勒本”为满族说部中很重要的一类,其文本主要有《尼山萨满》、《天宫大战》、《乌布西奔妈妈》、《恩切布库》、《西林安班玛发》。对其文本分类有多种学术...
内容摘要: 近年来,以敢壮山人文始祖遗址的开发为平台,壮族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和建设备受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大众的关注。对布洛陀文化突然“名声大噪”,有赞赏的观点,亦有质疑...
内容提要: 在我国东北,满—通古斯语族主要有满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这几个民族文化发展不一,但萨满教及萨满文化都在其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内容摘要: 跨境而居的侗台语民族,其死亡起源神话揭示了蛙类与死亡之间的特殊联系。对蛙类的信仰可以启发我们重新解读广西左江流域的岩画。岩画在人物动作上形似蛙类,展示了...
摘要: 蒙古文古旧抄本《关公圣帝与貂蝉女论史》曾被蒙古文古籍目录著录四种传抄本,然而这些抄本迄今未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文章首次对这些传抄本的版本及其收藏情况加以...
摘要: 旗人社会特出的"关帝情结"对清代和民国时期旗籍作家的武侠小说创作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关帝情结"的作用下,旗籍作家非常注重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侠客情义,这一方面...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之时,各民族文化传统得到了高度重视,其间以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下简称“格萨尔”)为重点的抢救各民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