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是一种知识话语 文学史是现代以来的产物,是应现代民族主义和国家建立的意识形态需要,对于已有文学成果及其发展脉络与过程的一种梳理、叙述和知识化,从而构成一套有头有尾的完整叙事,并成为教育国民、凝聚共同体情感的一种方式。中国文学史最初是由近代以来“新史学”的转型以及日本文学史叙事的影响而产生,经历了一个认识观念不断深化和转变的过程。从早期黄人、林传甲的较为模糊的学术与文学未分的文学史,到后来日益具有鲜明史观(阶级斗争论、人性论、文体变迁论)的各类“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出现,显示了不同话语在关于文学的观念和文学史的功能等问题上的争夺。 中国少数民族族别文学史的动议早在1958年就被提出来,因为少数民族作为“人民”的一员,“阶级”的一分子,自然有进入历史的权力。当时是为了继承与弘扬各民族文学文化的遗产,加深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认知、理解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服务。这个学术规划的背景是蓬勃展开并且依然在进行中的民族识别与民族文化调查工作。此后几年迅速出现了十几种少数民族文学史,到1959年建国10周年时,至少已经有10种少数民族文学史和14种文学概况出版。1960年,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二次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工作座谈会。截止会议前夕,有白族、纳西族、苗族、壮族、蒙古族、藏族、彝族、傣族、土家族等9个民族写出本民族的文学史或文学简史初稿,其中《苗族文学史》(讨论稿)于1959年和1960年两次内部印刷;《白族文学史》(初稿)和《纳西族文学史》(初稿)于1959年和1960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藏族文学史简编》(初稿)于1960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内部出版发行。同时,布依族、侗族、哈尼族、土族、赫哲族、畲族等6个民族也写出本民族的文学概况或调查报告。 但这一个工作不久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激进运动而中止,直到其结束才重新开始。宁夏于1979年9月,成立了《回族文学史》编写小组,在王十仪和李树江的主持下,取得了一些阶断性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张迎胜、丁生俊编写的《回族古代文学史》、李树江编写的《回族民间文学史纲》、杨继国和何克俭编写的《当代回族文学史·上编》。现在由杨继国总编,何克俭、王根明主编“民间文学卷”,张迎胜主编“古代卷”,赵慧、拜学英、王继霞主编“近现代卷”、哈若蕙、郎伟、石彦伟主编“当代卷”,共320万字的《中国回族文学通史》五卷本终于出版了,这对于中国族别文学史的建构来说是一件持续性学术工程的又一成果。 早期的中国族别文学史在分期上往往跟随了主流历史分期的时间模式,这种时间模式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阶段论,尤其是1930年代《联共党史》所确立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进化式图式。现在看来,这种分期不免有些僵化,无视了中国具体历史情境和进程的特殊性,也较少考虑各个兄弟民族之间由于族裔、地域、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多样性文学传统和美学风貌。这当然是由于特定历史阶段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所致,时至今日,在《中国回族文学通史》中则在近60年来学术积累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从中国本土的历史朝代事实出发,搁置了某种刻意为之的分期和“发展规律”的探讨,而让作家作品自身呈现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