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盖是鄂伦春民间故事中广为存在的意象,它封存着鄂伦春过去的记忆,也传递着这一民族心底的声音。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它以超越的空间和特殊的时间形态,引领我们穿行于...
论文摘要 :自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拼音壮文产生之后,壮文文学创作如同雨后春笋,从无到有,节节拔高。壮文文学创作经历了50余年的发展,其创作的内容、主旨、技巧和深度都在不...
【 摘要 】在整个南方民族文学文化背景下,瑶族始祖盘瓠神话、盘王节风俗、理想家园千家洞传说等,是瑶族文学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的闪光点。南方民族四大族源神话中,盘瓠神话情...
大约从对神影飘忽的楚辞的“寻根”开始,中国南方民族神奇的文化土壤及其原生态艺术就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兴趣。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提到了“南郢之域”“信鬼而好祠”的风俗,...
内容提要 作为一种民间的文化的积淀,民间歌谣往往真实表现了民间情绪。而在这一篇瑶族民间歌谣《妄想谣》里,还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意蕴,即人的欲求的层次性,因此可以借鉴西方...
【内容提要】彝族远古英雄支格阿鲁是全体彝族人民认同的最受崇敬的祖人。他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被彝族人民理想化地塑造成了一位神力无比、决胜一切的神话英雄人物。支格阿鲁...
至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黎族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进入21世纪,一批创作成果的实际呈现,标志着黎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历史性的跨越。但要实现更加具...
[摘要]在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认同(identity)研究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认同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借鉴和应用,批评理论也不例...
由河池学院、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联合举办的仫佬族第四届文学讨论会,于2007年元月19至20日分别在河池学院、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研究所、文艺报、广...
谈到南方少数民族文学,人们也许不大熟悉,但一提起《刘三姐》、《阿诗玛》、《召树屯》(《孔雀公主》),可能知道的就多了。其实,它们只是南方少数民族文学大花园中的几朵...
【摘要】彝族当代诗的第一次转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诗人们用汉语写作,并因其地方性知识以及双语经验的杂糅性铸就了优美的诗歌品质。近10年来,彝族汉语诗歌却呈现出与上世纪末不...
黔西北是贵州省彝族的主要聚居区,现有人口60多万。古往今来,彝族人民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财富。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黔西北彝族文学取得...
关于契丹族源问题,学界已有30余种不同看法。据任爱君《关于契丹族源诸说新析》(中国蒙古史学会《蒙古史研究》第7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文归纳,主要有东部鲜卑宇文氏...
史诗,其文化地位、内在容量、艺术形态均意重体大,是传统文化遗产中的“巨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吴一文教授在苗族古歌叙事传统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为这一领域...
我国是多民族为一体的国度,汉族和其他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各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华文化整体中的位置也有所区别,因此普适性文学理论不能充分表述和解释多民族文学共存...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宪昭 正因为盘古开辟人类生存的空间,孕育人类赖以生存的万物,奠定宇宙的秩序,人的历史才找到开端,人的内心世界才有了归属感...
东巴经典是一种口头传统,这一点在许多前辈学者的研究中都有提及。由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典籍可以说是记录经典的关键,而具体的经典故事在东巴的每一次诵念中都会有不同的表现。...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文体长篇叙事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阶段创作出来的崇高叙事。一部宏伟的民族史诗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时期创造的至高的艺术范本...
摘要: 彝族诗学理论植根于彝族文化生态,是毕摩基于自身、摩师和广大民众诗歌创作实践进行的艺术总结。彝族诗学功能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彝族诗歌乃至彝族文学的生成与繁盛;彝族...
恩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始直立人”的发现,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生存。悠悠千古,漫无止境,加上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史前文学系于口耳,难以断定。后来,作家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