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建始直立人”的发现,证明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生存。悠悠千古,漫无止境,加上土家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史前文学系于口耳,难以断定。后来,作家文学兴起,但因为人口的流动,以及单个观察者在视野上的有限性,很难完整地呈现恩施文学的全貌,只能就自己所了解的勾勒一二。 历史有关恩施民族文学的记载起始于明朝中期。童昶是官方史志记载的恩施第一位作家,现存作品大多是对恩施山水风物的题咏。然而,恩施明朝文学的大成者却当属童昶之后的田九龄。现存田九龄诗歌大多书写戍边的豪情和对亲人的思念,吴国伦称其诗“冲融大雅,声调谐和”。《宜昌府志》载:“容美司以诗名家,自子寿始。”自田九龄肇始,此后田宗文、田玄、田奎、田珠涛、田霈霖、田既霖、田甘霖、田舜年诸家相继迭起,嬗递不衰,构成了蔚然壮观的家族作家群。 “兴于明代的容美田氏土司是土家族,不仅注重农桑,而且热心研读汉文,并善于诗词”,自明万历至清康雍,历时六代,诗礼传家,著作丰赡,人人有集。他们不仅娴熟掌握了汉文学特别是诗词的形式审美规范和艺术表现技巧,而且深受楚辞影响,广泛运用了楚辞的技法与意象。康熙十八年,田舜年收集家族中历代先贤作品,编成《田氏一家言》,计八种十七卷,“一家私典策,半部小春秋”。 清朝中后期,恩施民族文学较为萧寂。仅有王煜、王家筠、褚上林等诗人、词家歌咏其间。 近代恩施民族文学,虽有何远鉴、马炳麟名达其间;但为恩施民族文学赢得巨大声誉的,却是近代晚唐诗派旗手——樊增祥。樊增祥著述勤奋,数量繁富。他博学强识,转益多师,兼采众家,自铸面目,诗、词、骈文、散文均为擅长,其师张之洞评价“诗第一,文次之,词又次之”。其诗“以清新博丽为主,工于隶事,巧于裁对”(汪辟疆语),体裁多以七律为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