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日本书纪》中特殊语言文字现象考察(6)

http://www.newdu.com 2018-01-09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 董志翘 参加讨论

    另外,《高丽大藏经》中亦有以下用例(李圭甲篇《高丽大藏经异体字典》一○八五页):
    “汝自噵者,谁为证知。”
    这些“噵”字是“道”字的异体字(俗体),意思与动词“说”相同。
    《中华字解》(二○○○年,友谊出版社)举了隋·杨居墓志铭的“噵”字。另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二册(一九八一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又进一步列举了“阿斯塔那一六九号墓文书”写本《孝经》中“非古代的圣王之法言,不敢噵”中“噵”字的用例。)
    “道”的本义是“道路”。《说文·辵部》:“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达谓之道。”如:《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引申之,则有“引导”义。如《楚辞·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王夫之注:“道,引导也。”再引申之,则有“训导”、“言说”义。如:《诗·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庄子·田子方》:“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成玄英疏:“道,训导我也。”而专为“引导”、“言说”义之“导”字,金文中即有,见《曾伯簋》,《说文·寸部》:“导,导引也。”《广雅·释诂一》:“导,语也。”《国语·晋语》:“夫成子导前志以佐先君。”韦昭注:“导,达也。”而表“训导、言说”之义的俗写“噵”字,乃六朝时方出现。
    目前看到最早的实际字样,为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公元525年)三月十七日《元茂墓志》中用例(此为出土碑刻文字,不是手写文字,说明“噵”的字形在此之前就已成熟)。该例比《吐鲁番出土文书》“阿拉斯塔196号墓文书”中“古写本《孝经》”中的“噵”至少要早30—50年。此后更是绵延不绝。
    毛远明编《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上):
    
    0556-0-09-16:北魏孝明帝正光六年(公元525年)三月十七日《元茂墓志》作“君庶毗蕃牧,风宪兼举,涉獦情理,噵头明尾。”
    0626-0-08-11: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二月十五日《宁懋墓志》作“抚噵恤民,威而不猛。矜贫惠下,黎庶择心。”(19)
    唐长儒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壹]:“阿拉斯塔196号墓文书”:五、古写本《孝经》72TAM169:26(a)之一“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噵。”(20)
    “阿拉斯塔196号墓文书”篇首说明:“本墓为男女合葬墓,本墓所出纪年文书起建昌四年(公元558年),止延昌十六年(公元576年)。”(21)
    秦公辑《碑别字新编》:“道,《魏宁想墓志》作‘噵’;隋杨居墓志作‘噵’。”(22)
    黄征《敦煌俗字典》:“道,敦研358《佛经》:‘佛今者所 。’”(2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