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我们认为,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汉译英的添加和英译汉的删除也与其相反的两种现象,即汉译英的删除和英译汉的添加一样,与第四点并不相悖。例如: (13)[A]去吧!他听到孙大姑说。[B]那只黑乎乎的大公鸡在空中翻着筋斗飞行,最后,沉重地跌在院子中央。[C]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把住墙头的双手慢慢松开。(莫言2012:8) Seat! He heard Aunty Sun's voice and watched as the black rooster tumbled through the air and thudded to the ground in the middle of the yard.With a sigh,he let his hands drop from the wall. (Goldblatt 2011:31) (14)An afternoon sufficed to lay out the land into orchard,wood-lot,and pasture,and to decide what fine oaks or pines should be left to stand before the door,and whence each blasted tree could be seen to the best advantage... (Thoreau 2012:45) 只要一个下午就足够把田地化为果园、树林和牧场,并且决定门前应该留着哪些优美的橡树或松树,甚至于砍伐了的树也都派上了最好的用场了…… (徐迟2013:76) 例(13)中,原文[A]~[C]叙事主题一致,都是“他”的动作和感知。译文在原文的[B]处添加了视觉动词watch,描写人物“他”的视觉感知,和[A]处的heard一起,构成以“他”的主体意识控制的并列句话语,凸显了主题,形成了连贯。然而,由此,译文对原文中“大公鸡”的客观状态描写成了“他”的主观感知动作,即译文把原文中分别独立并分别承载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的两个句子合成了一个只有主体意识的句子,也就是说,汉语这里似乎反映了主客两分的意识,而英语只有一种主体意识。若英语只有一种主体意识的话,同样能说明英语是主体意识和客体意识两分的,并不违反第四点。 但是,为何汉语也会出现主客两分的意识呢?我们的初步解答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因为[B]的理解仍然需要强烈的主体意识参与,否则很难理解其与[A]、[C]之间的关系。这点,我们可以参照例(12)中的译文。该译文删除了原文的感官动词之后,主要是由客体意识来构篇,表现客体意识的语言形式之间借助丰富的衔接方式,如代词、连词和时态标记等,大大减轻了读者理解时需要的主体意识参与强度。因而,从读者理解所需要的主体意识参与的强弱来说,汉语仍然是主客交融的意识取向的语言。 同理,例(14)中的to lay out、to decide、seen实际上都是主体行为,但主体并未出现,反映了英语中强烈的客体意识。感官动词seen,包括其所在小句的其他部分,没有直译出来,恰好与前后的译文构成了充分反映汉语主客不分意识的语段:处于主语位置的某个隐性主体把客体“田地”化为果园等,并决定留着哪些树,砍掉哪些树以及砍掉的树如何安置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