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新旧说部两搜寻——徐兆玮之小说活动及其相关著述(7)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明清小说研究》2013年第 潘建国 参加讨论

    其二、需要面对同类著作的压力。徐兆玮辑纂《黄车掌录》之时,正是“小说界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文人对于小说的兴趣与日俱增,小说资料汇编遂应运而生,依据其首次发表时间,主要有蒋瑞藻《小说考证》(1911)、钱静方《小说丛考》(1913)、雷瑨《小说丛谈》(1914)、蒋瑞藻《小说考证拾遗》(1922)、《小说考证续编》(1924)、《小说枝谈》(1926)、鲁迅《小说旧闻钞》(1926)、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1936)等[34]。对于上述著述,徐兆玮均曾予以及时之关注与评述。譬如:他认为钱静方《小说丛考》“颇与予有同嗜,惜其征引尚未备也”[35];认为雷瑨“《小说丛谈》引书均注出处,与予《黄车掌录》体例相近,惟不诠次先后,稍不便于阅者耳”[36];认为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所见甚寒俭也”[37],还特意引录友人瞿良士书札中的相似看法[38],以作佐证。玩味徐氏话语,每每将他人著述与《黄车掌录》相比较,可知其内心承受着一定的同行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徐兆玮还曾与《小说丛谈》编纂者雷瑨[39]有过书札往来,《剑心簃日记》民国四年(1915)一月五日录与雷君曜札:“尊著《小说丛谈》中有《谈瀛室随笔》一种,有无刻本,希于便中示知,拙著《黄车掌录》与丛谈之体为近,尚未写定,俟稍暇录出,就正有道。”雷氏对《黄车掌录》亦有极大兴趣,他几次三番致函徐兆玮:“尊著《黄车掌录》亟思一读,务求转请人录副赐下,至为感盼”[40];“前曾示及有《黄车掌录》大著,颇思一读。近于孙师郑所辑《四朝诗》内,有尊著《游戏报馆杂咏》,其注中述此书内容有研究红学之处,益心向往之,倘蒙以原稿赐寄,感无既极”[41];“《黄车掌录》尤寤寐不忘,如无清本,可否将原稿由邮挂号寄示,瑨当悉心录出”[42]。面对雷瑨的急切要求,徐兆玮均以《黄车掌录》尚未完稿为由婉拒,民国四年(1915)十一月五日,徐兆玮在回复雷氏的信札中,透露了关于《黄车掌录》辑纂的一个重要细节:
    拙著《黄车掌录》乃未成之稿,往岁在京师闻曹云瓿言,刘蘧六亦有此作,且《水浒传》已编成,意谓无以胜人,乃辍而弗作。云瓿约予访蘧六,亦未一晤也。自返乡里,忽忽三四年,蘧六之书未见传布,箧中残稿又不忍弃掷,思稍稍整理之,会有人托觅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欲为印行,因以近世通行本校之,颇多异同,爰考得明时有内府本,钱遵王亦有藏本,拉杂疏证,复成《黄车掌录》数卷,然《三国志》外尚未暇涉猎也。
    此“曹云瓿”即苏州吴县曹元忠,“刘蘧六”乃安徽贵池刘世瑗,著名藏书家刘世珩之弟,精通古籍文献之学,著有《征访明季遗书目》等。如前所述,徐兆玮曾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将《黄车掌录》稿本五册送交曹元忠阅正,并于次年五月初三日(1909年6月20日)取回,大概就在这段时间内,他从曹元忠处得知刘蘧六也在编纂类似著作的信息,自觉“无以胜人,乃辍而弗作”,数年后,徐兆玮因未见刘氏之作问世,遂又重整旧稿,续加补辑。然自民国初元(1911)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小说考证》、《小说丛考》、《小说旧闻钞》、《中国小说史料》等书陆续问世,徐兆玮虽然在体例的合理性或资料的丰富性上,仍存有一定自信,但由于小说资料汇编的空间相对有限,其《黄车掌录》的学术价值因此受到冲击和削弱,陷于谋划在先而出版在后的尴尬境地,这或许就是徐兆玮迟迟未将该书付印的主要原因。
    今存《黄车掌录》稿本八册,除第一册有“演义原始”、“弹词原始”、“评解稗官”、“小说绣像”、“翻译小说”、“小说讲义”,第八册有“通考”、“说部不必妄续”、“金圣叹批小说”、“评解稗官”、“查禁淫词小说”等综合性条目外,余皆为具体小说、弹词作品的资料汇编,共收录72部作品,包括通俗小说61种、弹词10种、戏曲1种(即《万金记》),另有2则以小说人物为条目(即“李存孝”及“八大王”)。间有《小说丛考》、《小说考证》、《小说考证拾遗》、《小说考证续编》、《小说枝谈》、《小说旧闻钞》、《中国小说史料》诸书所未收者,其中尤可注意者,有《百子图》、《龙舟记》、《海烈妇平话》、《哀江南》及《玩寇新书》5部珍稀小说:《百子图》、《龙舟记》均未见其它书目载录;《海烈妇平话》原书现仅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藏有孤本,名为《百炼真海烈妇传》,徐兆玮引录清宗廷辅《壬子秋试行记》有关文字,为此小说研究提供了一则新资料;《哀江南》未见任何书目记载,乃一部成书于咸丰年间的描写太平天国战争的章回小说,凡六十回,徐兆玮引《籀经堂类稿》卷三所载,备抄全书回目及每回内容提要;《玩寇新书》,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仅录书名,徐兆玮引清末醒醉生《庄谐选录》卷十一所载,录存作者原序及全书回目,凡此皆足资考证。
    每篇作品所引资料多寡不一,均注明书名卷数,便于引用核查。从单部作品所征引的资料数量来看,《黄车掌录》也多有超出其它诸书者。譬如关于《施公案》,《小说考证》仅引《郎潜纪闻》,《小说旧闻钞》仅录《燕下乡脞录》,而《黄车掌录》引《茶香室三钞》卷四、《燕下乡脞录》卷四、《如是我闻》卷二、《啸亭杂录》卷十、《新义录》卷五十七、《蝶阶外史》卷二、《秋坪新语》卷三、《梵天庐丛录》卷二十八等,多达8种;再如关于《儒林外史》,《小说考证》引《桥西杂记》、《一叶轩漫笔》、《阙名笔记》3种,《小说旧闻钞》引《茶香室续钞》、《茶香室丛钞》2种,而《黄车掌录》引《茶香室续钞》卷十三、《茶香室丛钞》卷十七、《董潮东皋杂钞》卷二、《茶余客话》卷八、卷十一、《吴门销夏记》卷中、《五余读书廛随笔》卷下、《骨董琐记》卷二、《南亭笔记》卷三、《寄园寄所寄》卷六、《冬余录》卷三十、《觚剩》卷八以及民国二十年三月十八日《新闻报》所载杨静庵论文,凡12种。至于《红楼梦》、《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小说名著,《黄车掌录》引录更为丰富,《红楼梦》占第七册一半以上篇幅[43],《水浒传》占第五册大半篇幅,《三国志演义》份量最重,占第二、第三两整册;不仅如此,徐兆玮还将这几部名著分成若干子题,逐类汇编相关资料,如将《封神演义》分为“总论”、“姜太公”、“论俗称姜太公之谬”、“哪吒”、“杨戬”、“东狱”、“赵公明”、“闻太师申公豹”、“三姑”等九个子题,引书多达47种,庶已具小说专书资料汇编之雏形。
    常熟图书馆另藏徐氏稿本《三国演义回目异同考》一册,首行标“黄车余录卷二”,然未见它卷存世,“黄车余录”一名也未见虹隐楼日记载及。此书的主体内容,乃比较《三国志演义》古本(即明末李卓吾评本)与通行本(即清初毛宗岗父子修订本)回目文字差异。在《剑心簃日记》民国四年(1915)十一月五日所录徐兆玮给雷瑨的复信中,曾提及此事:“会有人托觅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欲为印行,因以近世通行本校之,颇多异同,爰考得明时有内府本,钱遵王亦有藏本,拉杂疏证,复成《黄车掌录》数卷。”此所谓“有人托觅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指的是徐兆玮与太仓唐海平[44]共同谋划印行明板《三国志演义》事。民国初期,新小说由于风行已久,后继乏力,令人生厌,旧小说遂重获读者青睐。徐兆玮曾敏锐地指出:“自商务印书馆编辑旧小说后,中华书局效之,亦有旧小说丛书之辑,以《三国志》、《红楼梦》、《水浒》、《西游记》等书十六种为第一辑,然价太廉,内容恐未必精美也。予谓若能将旧小说精校刊行,亦足风行一时,盖自新小说层出,取厌于社会,而旧小说又有代兴之机矣。”[45]大概就在上述背景下,他向唐海平提议印行明板《三国志演义》[46],民国四年(1915)一月十八日,徐兆玮得到一部明板《三国志演义》,当即致函唐海平:“《三国志》今日由翰青叔携来,容俟日内检阅后寄呈”,“《三国志》尚未检查,如有缺页当为补全,但鄙意此书与今本异同之处,最好作一提要,罗列其不同之点,而加以评论,如原本《红楼梦》之有评注,或者更易动目,高见以为何如?”[47]今存稿本《三国演义回目异同考》,应即为此项提要工作之产物,或因其专事小说版本比勘,与《黄车掌录》辑录史料的体例不合,故徐兆玮另辟《黄车余录》一名。虽然徐氏只是简单比对明李卓吾本与清毛宗岗本的回目差异,但倘若站在民国四年(1915)的时间节点上,他对古小说版本的特殊关注,仍弥足珍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