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个人的世界史》:剥去历史人物的标签

http://www.newdu.com 2017-10-12 未知 田超 参加讨论

    从《非常道》到《大民小国》,学者余世存的研究大多跟历史有关。近日,余世存携新书《一个人的世界史》来到三联韬奋书店海淀分店,与读者互动交流。他表示,这本书涉及1000多个历史人物,他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的标签化、妖魔化外衣剥去,将真实的人物呈现给读者。
    将历史人物去标签化
    《一个人的世界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饮食、男女、良善、史景、天下、教言、食货、预言等33个专题,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将读者引入一个个碎片式的历史瞬间。在书中,余世存以平视人物的方式,记录上至总统国王下至平民百姓的言行事迹。
    早在2003年,余世存出版《非常道》以前,就收集了一些世界史史料。2010年的时候,开始对这些史料进行整理,“当时我就想把我知道的世界史人物原型和历史事件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有世界眼光。最近重新整理的时候,我把人名附录加上去,更直观一些。”
    对于书中记录的这1000多个历史人物,余世存称其中大概三分之二曾被妖魔化、标签化。“如果我们是自信的、开放的,我们就不应该用以前这样的称呼标签化这些人。我们应该用更平实的态度去对待这些人,看看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东西。所以,我觉得还是有一种现实的关切在里面。”
    从个人视角看人类文明
    书中的人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各个方面,如何串联起这些人物?余世存在文章结构上下了番功夫,“我的这种叙事模式跟教科书完全不一样,说难听一点叫段子体,说好听一点这是最精华核心的材料。但这么多材料怎么编排?我采取的方法是立足于个人,就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看待人类文明。书里很多分类都是跟我们生活相关,而不是跟宏大叙事相关。”
    所谓宏大叙事就是按照历史发展进行,将人物和事件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或者苏美日跟中国的关系这样排列。余世存用的章节名却是《饮食第一》《男女第二》《人生第三》《临终第四》这类的名字。他说:“我把这四章一理清楚,整个书的框架就都有了,它是从个人的关怀出发,来看待人类的文明,不仅有小细节,也有大事件。”余世存希望读者从书中既能人类文明的大叙事,也能看到个人生活的小的悲欢离合。
    阅读世界史不用那么累
    书中的语言节制客观,不过余世存在写到一些历史人物的交往细节时,还是带了点“八卦”色彩。比如马尔克斯与海明威在大街上相见的场景,还有帕斯捷尔纳克5岁时到托尔斯泰家做客的场景,以及萨特拒绝领取诺贝尔文学奖引发的轰动等。余世存说,他不想让读者读起来那么累,如果思想被打开了,精神也就不会过于受物质的束缚。
    余世存回忆,他在云南时住在农民家,发现另一户农民家里有很多房产,原本以为这家农民会生活得很放松。“实际上,他要养两个孩子,每次在我面前说话都唉声叹气。我第一次从他嘴里听到‘苦钱’两个字,就是指辛苦地挣钱。而他妈妈,是靠养花卖花赚钱,却总是骄傲地跟我说,我一年轻轻松松卖花就能卖好多钱。他和母亲同时在苦钱,一个很轻松,而另一个却很沉重,这跟人的身体和心灵有关系。”
    所以,余世存觉得这本书里的很多八卦内容,可以让大家读世界史没那么累,同时也可以知道世界是如何发展的,外面是什么样子,让心灵也更加开放。(京华时报记者 田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