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降,常熟藏书、校书、刻书、著书之风颇盛,毛氏汲古阁、钱氏绛云楼、赵氏脉望馆、瞿氏铁琴铜剑楼,皆一时翘楚,并为学林书林所重。其刻藏之书,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即便于一般藏家士子所轻之稗官野史,亦多有留意:万历时赵琦美刊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明末钱遵王有“宋人词话”专藏,清咸丰时顾氏小石山房刻《绣像三国志演义》六十卷(是为清代后期《三国志演义》通行之本)。迨清季,国门开放,西风劲吹,梁任公倡导“小说界革命”,应者云集,小说遂从不登大雅之“小道”,迅速跃升为“文学之最上乘”。虞山毗邻申江,乃得风气之先,曾氏孟朴、徐氏念慈、丁氏初我、朱氏积熙诸贤,近承乡邦余绪,远效泰西流风,于沪上创设小说林社,译印东西说部百余种,其《小说林》专刊,得与《新小说》、《月月小说》、《绣像小说》合称晚清四大小说期刊,虽非宋椠元刻,然藉新小说“不可思议之魔力”,声震沪渎,名播海内,实近代吾虞之有足称者。或受乡风薰染,清季民国时期,海虞多有研治稗史者,黄摩西[1]、徐兆玮、王古鲁[2]等人即为其中代表。 徐兆玮(1867-—1940),字少逵,号虹隐,别署剑心,常熟何市镇人。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十六年(1890)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研修法学,曾参加同盟会。民国初,任国会议员。曹锟贿选总统,徐氏拒贿南归,居“虹隐楼”,专心读书著述,后丁祖荫总纂《重修常昭和志》,徐任副总纂,丁殁后又继任总纂,续成全书。徐兆玮广学博识,勤于著述,常熟县文物保管委员会于1951年接收虹隐楼藏书,编就《虹隐楼图书文物暂编目录》两册,其中徐氏个人著述[3]六十余种,多为未刊稿本,蝇头小楷,密密麻麻,令人叹服。徐氏对新旧小说情有独钟,虹隐楼曾购藏大量新小说单行本及小说报刊杂志;编制《演义弹词传奇存目》一卷、《新书目录》二卷;辑纂小说资料汇编《黄车掌录》。尤为值得一提者,徐兆玮坚持每天撰写日记,数十年如一日,其虹隐楼日记[4],今存自光绪二十年二月十二日(1894年3月18日)年始,终于民国二十九年六月十二日(1940年7月16日),中缺1895年到1897年和1904年四年,另缺1911年3至5月、1937年11月27日至1938年1月30日。所涉内容极为丰富,而关于其小说活动(包括购藏、阅读、著述等方面)的文字记载,篇幅可观,引人瞩目,徐兆玮也因此具有近代小说史研究之重要个案价值。 一、说部荒唐遣睡魔[5]:徐兆玮的小说阅读与购藏 徐兆玮自谓“喜阅本朝说部书,取其有资掌故也”[6],并由此引发贯穿其一生的工作,即辑纂小说资料汇编《黄车掌录》。据虹隐楼日记,《黄车掌录》辑纂约始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在此后一两年内,徐兆玮集中阅读了大量笔记小说杂著,其《己亥日记》、《庚子日记》记下每月读书书目,譬如: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三月:读《蒪乡赘笔》三卷、《述异记》三卷、《旷园杂志》二卷、《果报闻见录》一卷、《信征录》一卷、《见闻录》一卷、《冥报录》二卷、《泰山纪胜》、《匡庐纪游》、《登华记》、《游雁荡山记》、《瓯江逸志》、《守汴日志》、《坤舆外纪》、《台湾纪略》、《台湾杂记》、《安南纪游》、《峒溪纤志》、《西征纪略》、《现果随录》各一卷、《岭南杂记》二卷、《滇行纪程》、《谈往》、《读史吟评》、《湖壖杂记》各一卷,《筠廊偶笔》二卷、《碑传集》一卷卷八十一,共三十五卷; 四月:读顾炎武《京东考古录》、《山东考古录》、《救文格论》、《杂录》、张学礼《使琉球记》各一卷、周亮工《闽小纪》二卷、许缵曾《东还纪程》、方拱乾《绝域纪略》、吴绮《扬州鼓吹词序》、张鹏翮《奉使俄罗斯日记》各一卷、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二卷、《扈从西巡日录》、《塞北小钞》各一卷、《松亭行纪》、《天禄识余》各二卷、方象瑛《封长白山记》、余怀《板桥杂记》、陈尚古《簪云楼杂说》、闵叙《粤述》、陆祚蕃《粤西偶记》、陈鼎《滇黔纪游》、虞兆湰《天香楼偶得》、王逋《蚓庵琐语》、王崇简《冬夜笺记》、王士祯《陇蜀余闻》、李仙根《安南杂记》各一卷,共三十卷; 七月:读袁枚《随园诗话》二卷、《补遗》十卷、沈涛《交翠楼笔记》四卷、翟灏《通俗编》十三卷卷九至二十一、蒋超伯《南漘楛语》八卷、程庭鹭《多暇录》二卷、朱焘《北窗呓语》一卷、程嗣章《明宫词》一卷、周寿昌《思益堂日札》五卷; 八月:读翟灏《通俗编》四卷卷二十二至卷二十五、史震林《西青散记》八卷、陆以湉《冷庐杂识》八卷、宋咸熙《耐冷谭》十六卷、《荆驼逸史》、李逊之《三朝野纪》七卷、无名氏《东林事略》三卷、吴应萁《启祯两朝剥复录》三卷、《熹朝忠节死臣列传》一卷、钱邦芑《甲申忠佞纪事》一卷、《甲申纪变实录》一卷、程正揆《甲申纪事》一卷、陈洪范《北使纪略》一卷、白愚《汴围湿襟录》一卷、钱澄之《所知录》三卷、顾炎武《圣安本纪》六卷,共五十八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