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汉语教学中的语法与操练(4)


    二、语法的特征
    (一)形式语法
    形式语法是语法的一种。什么是形式语法?第一,它是结构主义的产物。我们可以从汉语的“被”字句来看什么是结构主义:
    5.a.*张三i打了他i一巴掌
    b.张三i被李四打了他i一巴掌
    为什么“张三打了他(=张三)一巴掌”不能说,而“张三被李四打了他(=张三)一巴掌”就可以呢?这不是语义问题,也不是语体问题,不从句法结构上解释(代词在被动词的支配的范域不能指称主语)则无法说明这里的不同。这是结构主义的句法分析。
    第二,它的形式科学性。譬如汉语中下面的例子:
    6.骂街≠骂这条街
    切这把刀≠切刀
    “骂街”是“在街上骂”,“切这把刀”是“用这把刀切”。其中转换的关系非得用形式科学方法计算(甚至画图计算)出来,才能概括得清楚:二者都是让动词(骂、切)占据了前面介词(用、在)的位置后,造出来的词或句子。汉语的介词是轻动词(冯胜利,2005),这里的句法移位叫“无音轻动词促发的核心词移位”。
    用形式句法的分析方法来描述汉语的语法,可以非常简明。譬如,“在飞机上写”和“写在飞机上”的不同可以表述为:
    7.Adjunct+head head+complement
    [在飞机上]+写 写[在飞机上]
    就是说,汉语语法附加语在核心词之前,只有补述语可以在核心语之后。
    (二)功能语法
    前面说过,形式有其自身的功能。这个命题本身就意味着如果“形式—功能对应律”的关系被打破,可能会产生“功能”和“形式”的错位,造成不合语法的结果。譬如(崔希亮,2013):
    8.a.?病人在手术台上死了。
    b.病人死在手术台上。
    动词后面的介宾短语是动词的补述语,表示动作终点或目标,动词前面的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起点或企图。“死”是不要的结果,不是到医院的“出发点”或“企图”。因此“病人死在手术台上”可能是意外,即使是自然,也能接受;但是“病人在手术台上死了”似乎目的是死,所以无法接受,尽管这里没有违背任何形式语法——这是功能语法的作用(张伯江,2007;方梅,2007)。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