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填词造句法 填词造句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教师提出一个还没有成句的词语序列或固定格式,然后让学生填上适当的词造出孤立句。如教师提出“他喝……”让学生造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想到的与“喝”能搭配的名词或其他词语构成句干,再加上语气成分,根据句子的语法知识,就能造出“他喝酒吗?/他喝酒喝醉了。/他喝了两杯茶了。”等等句子。又如教师提出“一……就……”这个语法固定格式让学生造句,学生可根据头脑里已有的或学到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填入适当的词语,可造出“我一吃就饱了。/他一学就会了。/你一看就明白了。”等等句子。 另一种是根据给定的意义填词造句,也可造出孤立句。比如教师提出“直陈施事发出动作施加于受事致使受事产生某种结果性状态”这样的句子意义(这种意义里包含着两个动核结构:“施动受”和“系动”),让学生选择适当的词语造出一个孤立句。学生可利用头脑里潜藏着的或课堂上学到的句子的语法知识,选择某个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再加上能与之搭配的施事名词和受事名词,组成两个动核结构,然后使之与句法结合上升为“句型—句模”结合体(句干),再添加必要语用成分,就能造出各种不同的孤立句。如果把施事名词“黄狗”和受事名词“小猫”跟动词“咬”搭配,就可组成动核结构“黄狗咬小猫”;如果选择状态动词“伤”作为动核,就可造出动核结构“小猫伤”。凭借句子的语法知识,把这两个动核结构串起来整合为句干,加上“直陈”语气,可造出以下一些孤立句: (14)黄狗咬伤小猫了。 (15)黄狗把小猫咬伤了。 (16)小猫被黄狗咬伤了。 这几个句子都是由“施动受”和“系动”两个动核结构组成的句模构成的,都有“直陈施事发出动作施加于受事致使受事产生某种结果性状态”这样的意义,但句法成分的布局不一样,所以语用上有一定的差别:例(14)由“句干(SVRO——施动动受)+了(直陈语气)”构成,是以施事为叙述起点的一般性的主动句;例(15)由“句干(S把OVR——施受动动)+了(直陈语气)”构成,是以施事为叙述起点的含有处置义的主动句;例(16)由“句干(O被SVR——受施动动)+了(直陈语气)”构成,是以受事为叙述起点的被动句。 3.3 语境句造句法 语境句造句法跟孤立句造句法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孤立句造句是生成脱离语境的不用于现实交际的句子,通常运用常规的句子格式;而语境句造句是要根据表达需要而生成用于现实交际的句子,因而是灵活多样的,甚至可能会出现突破常规的句子格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