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作为“绣像小说”的《文明小史》(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 陈平原 参加讨论

    二、以刊物为中心、报刊连载以及小说评点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我曾集中精力研读晚清小说,主要成果体现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以及《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因《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二卷以下迟迟未能完成,出版社将第一卷改题《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单独刊行。此书“卷后语”中有这么一段:
    我给自己写作中的小说史定了十六个字:“承上启下,中西合璧,注重进程,消解大家。”这路子接近鲁迅拟想中抓住主要文学现象展开论述的文学史,但更注重形式特征的演变。(23)
    这么说既是实情,也不无埋伏,甚至有点拉大旗作虎皮的意味。最大的困惑来自我的阅读感受:绝大多数晚清小说可引发有趣的联想,也有不少值得深究的话题,但无法让我欣赏乃至沉醉。这样一来,讲历史进程可以,作文本细读则有点勉强。直到今天,眼看着“晚清小说”步步高升,被越说越伟大,我还是这个调子,即便李伯元备受关注的《官场现形记》和《文明小史》,也都并非什么“伟大作品”。正因其是夹生饭,且包罗万象,任何新理论进来,都能在这个园地里“策马扬鞭”。但有一点必须记得,若过度阐释,很可能压垮了作品的阅读兴趣。
    回头看我当年的晚清小说研究,比较得意的有两点。第一,强调“这是一个以刊物为中心的文学时代”,具体表现是:“绝大部分的小说都是在报刊上发表(或连载)后才结集出版的;而且,大部分主要小说家都亲自创办或参与编辑小说杂志。这样,办什么样的小说杂志或为什么样的小说杂志写稿,不免蕴涵着某种文学趣味。”(24)。第二,晚清小说的形式特征必须到晚清报刊中寻找:“报刊连载长篇小说,固然因作家随写随刊,容易缺乏整体感;可也逼得作家在单独发表的每一回(章)上下功夫。”“读者要求在每期杂志上都能读到相对完整的‘故事’,这就逼得作家在寻求每回小说自成起讫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小说的整体构思,长篇小说很容易变成近乎短篇故事的连缀与集锦。”(25)
    具体到本文讨论的《文明小史》,我主张追索其与《绣像小说》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联系。我曾将这一时期的小说家群体,依据其主要参与的小说杂志分为五组,描述其各自特色:
    第二组有《绣缘小说》社的李伯元、欧阳巨源,《月月小说》社的吴趼人、周桂笙,以及这两个杂志的作者连梦青、王钟麟等。这些作者都并非留学生,也不是政治家,而是接受新思想的传统中国文人。正是由于他们,“新小说”才真正在中国扎根。在政治倾向上李伯元、吴趼人都趋于保守,主张保留旧道德,对新派人士颇多讥讽;在艺术风格上,李、吴都反对一味模仿域外小说,力图根据中国小说传统和其时中国读者趣味,有选择地借鉴域外小说表现方法。他们所开创的“谴责小说”,几乎成为这一时代小说的表征。另外,其提倡短篇小说,也功不可没。(26)
    单看发刊词,《绣像小说》与《新小说》似乎差别不大;但内行人都明白,编杂志的,说归说,做归做,二者并不一定同步。《本馆编印〈绣像小说〉缘起》有云:
    欧美化民,多由小说。……或对人群之积弊而下砭,或为国家之危险而立鉴。……远摭泰西之良规,近挹海东之余韵,或手著,或译本,随时甄录,月出两期,藉思开化夫下愚,遑计贻讥于大雅。(27)
    以上引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新小说》第一号上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以及《新民丛报》十四号上的《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二十号上的《〈新小说〉第一号》:“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本报宗旨,专在借小说家言,以发起国民政治思想,激励其爱国精神”;“盖今日提倡小说之目的,务以振国民精神,开国民智识,非前此诲盗诲淫诸作可比”(28)。此类高屋建瓴、壮怀激烈的政治论述,更适合于留学生或流亡海外的政治家。至于李伯元主编的《绣像小说》,从属于当年国内出版业的龙头老大商务印书馆,必须在引领风骚与商业利益之间取得某种平衡。另外,作为小说家的李伯元,除了本身并不擅长理论思辨,也不具备梁启超那样为国民指引方向的象征资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