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全祖望以博通经书、深研史学、沉潜文献整理、表彰历史人物而著称,是盛清以来极有影响的浙东学术宗师,然而他又是一位性情峻洁、才学卓荦的诗人,其诗风自立于唐宋之外而自成一家。他用诗笔努力建构时代所需要的具忠义之节、正直之气、亲民之心的典范人格,并以深厚的乡园情感,用“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进行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在清代诗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全祖望诗歌渗透着其人性情,同时体现着他的史家精神和学术风范。 有清一代,两浙诗坛代有俊雄,而康乾之际的全祖望独标一帜于浙东,影响深远。“谢山先生之学,博及四部,经史词章,在在当行。”①他作为“浙学之冠”的成就已受到高度重视,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但关于全谢山的诗歌创作,至今尚罕见有专题论文进行探讨②。这种偏至其学术而失语于文学的现象反映了清代诗歌研究的“盲点”尚多。其实就谢山来说,真气孤标的诗歌创作与道风独峻的经史学术,在精神上是高度一致的。其词章之学既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同时亦可资深化对谢山全人及其学术的理解。这里对谢山诗歌的讨论拟设了两个重点,即典范型人格建构与地方性知识书写。而透过这两扇窗口,正可以窥见诗人之文心与文本的一些特点。 一 文心:典范型人格建构 “今日当论邪正,不当论异同”③,是清初史学家的清醒认识。对谢山文学的研究,这同样应是一个谛观视点。梁启超曾说:“若问我对古今文人集最喜爱读某家?我必举《鲒埼亭集》为第一部了。谢山性情极肫厚,而品格极方峻,所作文字,随处能表现他的全人格,读起来令人兴奋。”④谢山虽生活于康乾之际,然天生异秉,极富古人之风,所是所非往往异于常人。在他心中康乾并非什么“盛世”,而是一个“江河满目正颓波”的时代⑤,亟需弘扬正气,建构典范人格,体现出士人应有的良知。正是这种良知形成了谢山诗歌创作的文心,也是鲒埼亭诗学品质的突出特征。 所谓典范人格,在谢山看来,是具忠义之节、正直之气、亲民之心者,故谢山诗歌中有相当篇章作忠奸之辨,界正邪之分,抒民胞之怀。这三个方面正体现出谢山的历史观、人格观、社会观,是其生命态度和道德原则的诗学践履。一部《鲒埼亭诗集》,即当据此三者观之。 浙东甬上具有深厚的经史学术文化传统,宋代以楼昉、舒磷、沈焕、杨简、袁燮以及王应麟为代表,其后数百年间经籍著述缃帙炳蔚。在明末清初浙东甬上又是抗清斗争激烈、苦战坚守之地,烈士遗民事迹长期流传。经史学术精神和民族气节的血魂铸成了特殊的地域文化,谢山自幼受到熏陶,而他出生于极富民族气节的家族,先辈全元立、吾骐、书等皆为精通经史且节概卓然之士,其族母乃抗清名将张苍水之女,在当地甚至“有传先生为钱忠介公转身者”⑥。钱忠介公即与张苍水齐名的浙东抗清名将钱肃乐。这一传说自然是附会,但由此可见谢山“于钱氏独惓惓焉”⑦,其忠义伉直、峻严狷介之性与地域文化和家族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史载谢山十四岁时,补弟子员,谒学宫至乡贤名宦祠,见谢三宾、张杰木主大怒曰:此反复卖主贼,奈何污宫墙!“捶之不碎,投池。”⑧ 基于这种文化根性,他虽才高一时,深为时贤所重,以为“深宁、东发后一人也”⑨,但在得罪了大学士张廷玉,从翰林院散馆即挂冠归田后,便置升沉枯菀于度外,以全部精力发掘史料,表彰故国忠义志士,并继李杲堂编纂《甬上耆旧诗》之后,再编《续甬上耆旧诗》。前者所辑录的是自春秋到万历间甬上诗人的作品,而《续甬上耆旧诗》所选为万历至康熙间地方诗人之作,录诗家达700余人,作品达16000余首,其中不少作家、作品之选,不畏时讳,堪为甬上忠义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更以大量篇幅作忠奸之辨,谱写了一曲浩然正气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