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即李文缵,鄞人,世称礐樵先生。以诸生荐授驾部郎中,后从钱肃乐举兵,事败遨游四方,诗、书、画称三绝,学术亦精。然“近者吾乡后学,茫然于桑梓典型之望,如先生者,不过谓其能书,岂知其诗古文词?纵稍耳食其诗古文词,要不知经学、史学之深沉博大。至于故国大节,足以丽日星而降霆电者,则几无一人能言之”(34)。谢山“就其家求得残集,选得三百篇与之,亦足见其大概”(35)。同时他为李文缵集写作《集序》,又撰写《墓志铭》,如此“礐樵先生”方成为甬上地方文化谱系中一个永存的标识。 地方性知识的叙写,需要作者自身有足够的地域文化的学养,同时以生命情感投射于写作对象,用语言和逻辑构筑起思想的河床。在谢山所处的那个时代,甬上地区,也许只有他最具有这种条件了,他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这里我们有必要对谢山之《句余土音》专门作一番分析,此集堪称地方文化志专辑。关于编纂缘由,《句余土音序》所论颇详: 数年以来,前辈凋落,珠槃之役,将以歇绝。予自京师归,连遭荼苦,未能为诗。除服而后,稍稍理旧业,与诸人有“真率”之约,杯盘随意,浃旬数举,而有感于乡先辈之遗事缺失,多标其节目以为题。虽未能该备,然颇有补志乘之所未及者。其敢谓得与于斯文,亦聊以志枌社之掌故,亦未必无助乎尔。(36) 真率社是谢山乾隆七年(1742)前数年间与当地陈南皋、李甘谷、胡君山、董纯轩、范缄翁、董逸田等十多位诗人组织的诗社。与清代江南其他地区诗社有所不同的是,真率社的写作乃“有感于乡先辈之遗事缺失,多标其节目以为题。而从“志枌社(按,即家乡故里)之掌故”,“有补志乘之所未及”来看,谢山欲作地方文化志,弘扬地域文化的目的是很鲜明的。他们在舂容大雅的文会中,充满兴趣地进行四明地方的人、事、物的叙写,每次敦槃之会都为浙东文化地图增加新的标志,使之不断周遍和完整。《句余土音》因编辑匆忙,现存数百首诗只是部分作品而已,绝大部分都是谢山本人的诗歌,故而可以看作谢山以自觉意识进行地方知识书写的具体样本。 土物,是自然地理之物,关乎生活之日用,属于日常知识层面,然而却具有地方文化源起和象征的意义,是地方文化志不可缺少的部分。谢山仿佛一位田野调查者,对此给予特别的关注。兹不妨聊举诗题: 《四明洞天土物诗》:《赤堇山堇》、《梨洲梨》、《双韭山韭》、《菁江菁》、《大梅山梅》、《茭湖茭》、《蜜岩蜜》、《簟溪簟》、《乳泉乳》。《同人游四明山中分赋土物五首》:《五色雉》、《犀牛》、《青毛金文龟》、《黄颔蛇》、《石燕》。《小江湖土物诗》:《蕙江鳊》、《北岩频伽》、《仲夏子》。《四明土物杂咏》:《菜花鮆》、《荔枝蛏》、《锦莲花蛤》、《竹蛎》、《丁香螺》、《桃花鲻》、《杨花社交》、《桂花石首》、《梅虾》。《再赋鲒埼土物》:《东海夫人》、《西施舌》、《郎君鱼》、《新妇臂》、《水母》。《岱山土物诗六首》:《惠文冠鱼》、《绶鱼》、《带鱼》、《甲鱼》、《大算袋鱼》、《拥剑》。 无论如何在此我们只能列举《句余土音》中的部分土物诗,即使如此,谢山不厌其烦,一咏再咏,种类之多,蒐集之全,已足以令人惊讶。对于这些土物,作者细心地将雅称和俗称作语言学上的对照,涉及相关学术问题,则在题解或字词下详加按断。如《赤堇山堇》题注:“以芨堇之堇,为堇荼之堇,始于孔颖达,正所谓读《尔雅》不熟也。《延祐庆元志》辨之甚明详,而《成化宁波志》复沿《诗疏》之谬。”(37)凡其中掌故,则更详加交待。如《簟溪簟》题注:“《四明山志》簟溪当是大小皎口之溪。谓之簟溪者,故老尝于水中见仙簟焉。”诗后又注云:“慈水冯侍郎爱此溪,欲投老焉,而不克。”(38)《大嵩盐》则从“吾考古四盐,其种各以分”开端(39),以五言二十四韵的篇幅,对其产地、品质、征榷、价值以及相关传说逐一述录,几如一份大嵩盐小史。这表明谢山对地方土物的诗化写作,其意不仅在于土宜之实录,同时投射了浓厚的史学兴趣。 谢山对浙东土物观察、发现、记录的过程,自然更多的缘于诗兴,蕴含情感。其《毛竹洞天毛竹行》云“吾乡到处风竹清,百千种类不可名”,“渭川千亩仅凡骨,淇园亦复无神灵”(40),爱赏溢于言表;《吴绫歌》云,“大花璀璨状五云,交棱连环泯百结。濯以飞瀑之赤泉,蜀江新水不足埒”(41),意绪自得逸宕;在《阿育王山晋松歌》中诗人以“岿然老松乃神物,岂关八万四千塔影所昭融”极力表彰(42),内心孺慕肃穆。在对民间风俗的记述中,谢山的乡土情感更尽情流露,《甬上中秋改日诗》是一个突出的例证。这首诗写的是当地独特的风俗现象,题注云“甬上中秋独在望后一日,或云史真隐翁所改,然亦有谓魏王判府时所改者”。诗人起首问道:“普天中秋在今日,吾乡何以在诘朝?诘朝圆魄已渐减,秋客何以成佳招?”接着用诗笔将一个神奇传说写得半真半幻:“相传宋家真隐翁,北堂鹤算移良宵。西向瑶池乞王母,莫令急汛随惊涛。王母为之遣青鸟,致意老蟾停兰桡。……老蟾再拜启素娥,一夕信信住神皋。”对此谢山认为“吾乡佳话此所独,普天中秋无此豪!”(43)这种独有的风俗,不仅丰富了《句余土音》的内容,而且为甬上地方文化增添出某种神幻色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