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汉语方言众多,每一种方言都有自己沿用已久的俗语表达。这些俗语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和传统文化的显现,是非常重要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汉语俗语资源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摘 要: 本文比较普通话、粤语、香港“潮语”复合词构词的不对称现象。偏正式占大多数,主谓式是极少数,不对称是形式的问题。至于联合式,数量上有显著的差异,似乎较容易被普通话所...
摘要:人类认识事物一般经过先命名再分类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最初的语言研究中体现为先出现音义之争紧接着如影随形般地出现了对范畴的讨论.前者表现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名”“...
【 摘要 】豫西南十几个县市(区)方言中的唯补词“讫[tghi1]”,语义、功能、读音相同,但分布、用法有差异,继承了近代文献《歧路灯》中完成动词“讫”的用法并有所发展,与相...
摘要: 文章坚持认知组合性词义观,以25组"裸"类同素词语为语料,描写了同素词语的两个词素和词素间互相组合的原因及各自在词义结构中的义类、认知地位和语义角色的异同,并从中提炼...
摘要: 文化多样性对人类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文化多样性保护需要采用少数民族文字和汉语方言开展双语教育。我国在利用双语教育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取得了...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式”的用法及相关问题。文章的主体内容是:调查“中国式”使用不当的历史与现实状况;分析“中国式”的内涵及其使用条件;通过“中国式”跟“中国特色”...
作者简介: 罗自群,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古籍研究所(北京100081)。 内容提要: 汉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跨类现象很常见,本文借助《现代汉语词典》的词类标注,将...
作者简介: 孙崇飞(1985-),男,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江苏 南京 210097)。 内容提要: 现有隐喻释义研究存...
摘要:基于自建的微型对照语料库,文章对英汉平面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英汉平面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类别呈现出既相同、也相异的规律性特征,其深层次理...
摘要: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元功能理论,从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三个方面比较《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的...
【 摘要 】学界普遍认为云南官话与汉族移民有关,但至今尚存各种疑问:云南官话形成的时间是唐代、元代、还是明代?云南官话来自明代南京官话的传说是否有可靠证据?唐代入滇...
摘要: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从全新角度解释了语言产生的原因和方法,提出现实—认知—语言的认知原则,解释了语言认知规律和语言形成过程。这种新的语言形成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
作者简介: 徐今,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大连116024)。 内容提要: 空间形容词是对物体的空间量进行说明的形容词,包括“大/小、高/低/矮、长/短、宽/窄、厚/薄、粗/细、深,浅”...
摘要: 词汇语用学是20世纪末西方语言学领域出现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基于词汇语用学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对当前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在阐明词汇语用意识的概念及现实...
摘要: 该文主要讨论名词的词义描写和研究问题。首先通过对几种主要的词汇语义学理论(包括结构主义语义学、生成主义语义学、概念语义学和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进行介绍和评述,指...
摘要: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产物。汉语的特点与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汉民族“对称与和谐”的审美追求,极大地影响了汉语的语音与词汇;汉民族传统的直觉式思维...
汉语南方方言中的逆序词,如“鸡公、牛牯、菜干、鱼生”,学界认为这些逆序词的内部结构属于正偏结构,不同于普通话说法中的偏正结构。文章总结了认同这一说法的学者观点,方言逆序...
摘要:海德格尔批判传统形而上学,认为传统哲学没有能理解存在,把存在者当作了存在,因而提出了他的现代存在论;海德格尔还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语言观,以及分析哲学的语言观,认为它...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除了会说母语外,还会说另外一种语言,这些人被称为双语者。同样,在我国,很多人除了会说家乡方言外,还会讲普通话,这种人我们称之为双言者。显然,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