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地点直示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表现(9)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05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探宙 参加讨论
5.1 PD后的动词为“来”、“去” 这一类是通过动词“来”、“去”表达位移方向。“来”和“去”一般被视为直示动词(deictic verb),因为它们是以说话人为视点的有方向性的位移。直示动词前出现PD成分,PD成分的功能通常是做状语。如例: (67) 虎妞仰着点身儿正往下走,嘴张着点儿:“我说祥子,你这儿来;给你!”(老舍《骆驼祥子》) (68) 贾明又说道:“老美你这儿看看,太远,我看不真切,你这里来。”(《三侠传》) (69) 咱们那边去。 “来”一般搭配“这儿/里/边”,“去”一般搭配“那儿/里/边”,远近关系要与直示动词一致。涉及位移的PD成分以“这/那边”居多。 5.2 PD后的动词表到达位移终点后的动作 这一类通过地点直示成分“这/那边”表达位移终点。如: (70) 他母亲道:“姑娘,你这边儿坐下歇歇腿儿罢。”(《儿女英雄传》) (71) 对了,指导员,这一次我找你还真的是有事情,而且还是让你很乐意的事情,走,咱们那边谈。(冬日的抗日《浴血抗日》) 两句中的动词“坐下”和“谈”都是经过位移达到终点“这边儿”、“那边”后发生的动作。 5.1和5.2的中的PD都能用插入“到”进行测试:你这儿来=你到这儿来;咱们那边去=咱们到那边去;这边儿坐下=到这边儿坐下;那边谈=到那边谈。PD的直示性非常强[14],体现的是地点直示成分表空间关系的客观语用义,和1.2中提到的直示短语中的PD一样宜分析为:
我们认为,所有单独充任句法成分的地点直示成分,它们的结构形式都是由指示语素和方位语素构成并共同起作用的。 六. 总结及余论 6.1总结 我们把上面讨论的汉语地点直示成分在句法中的实现情况大致列表如下:
由上面的表格中,我们看出,直示成分参与汉语句法关系时,参与程度的深浅与其语用意义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密切相关。 当直示成分独立地做状语时,体现的是直示词最原型的功能和意义,它的表现跟英语里here/there大致相同,句法上是状语,意义上表示客观的空间直示义; 当直示成分参与到定中组合关系中时,它主要的语法作用一是在粘合性结构里起转指作用,二是在组合性结构里强调具体地点,也基本上都是表示客观的空间直示义; 当直示成分参与到同位组合关系中时,它虽有一定的句法独立性,却强烈依存于相邻的同位成分,这时它更侧重于篇章性的直示表达,一定程度上离开了空间直示的原始意义,带上说话人的主观选择; 最后,两类虚化的直示成分,都已远离直示词原始的客观空间直示义,语法上独立性更弱,语用上更强烈地表示说话人心理距离的远近。 可见汉语的直示成分实现在什么样的句法位置上,和其他成分形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以及由什么样的语素构成的,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功能。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量词的特征分解分析
- 下一篇:“了2”对事件的存在量化及标记事件焦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