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汉语地点直示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表现(6)


    3.2.3 表达起讫点的序列义结构 
    表达某个空间范围或时间段落起讫点的序列义句子通常用“从……算/说起”、“到……”结构表达。“从”和“到”宾语中的NP虽然通常是由普通名词或人称代词充任,但由于整个结构表起讫点,NP所指的实体就成了一个位置——它本身就是句子所说的某个序列或发展链条上的一个节点。这个位置义是句子和结构赋予它的,也不需要像直示复合词中的NP,得依赖PD的转化才变成处所性成分。如下:  
    (35) 杨妈指着镜框说:“这事还得先从太师爷那儿说起……”。(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 
    (36) 但人从来没飞过,往哪儿追溯也追溯不到鸟那儿。(王朔《痴人》) 
    (37) 你们老刘家从你太爷爷到你这儿已经是四代单传了。 
    (38) 传我闺女的闲话最后势必连到我这儿,那我这点苦心就全白费了。(王朔《我是你爸爸》) 
    例(35)至(38)句都是表达某个事件或现象处在时间发展脉络的某一节点上,这个节点就是NP所指对象的位置,“从”、“由”和“到”等介词通常是必须出现的。   
    在时间脉络上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发展,实际上映射了空间位置上从一点到另一点运动的过程,是空间域在时间域里的投射。项开喜(1997)对这种序列义句式中“到”字的用法做过专题研究,他指出除了时间点、空间点以外,句式还可以表示多种语义角色在数量上的达及程度,如受事、主事、与事、量度等。我们认为,这些成分在“到”字句里都被投射了空间意义(回答到第六题那儿了/传达到县团级那儿了/体重下降到40公斤那儿你就别往下减了),因此这些NP实际上在句子里表达的也是位置含义,故而能与PD形成同位关系。 
    3.3 同位关系中的直示是篇章直示 
    上面两节讲的NP涉及四类位置概念:处所词、参照位置、存在处和序列点,这四种位置可以构成一个表示空间概念的语义场。只有NP指处所、PD的独立性较强,两者才能形成同位同指关系。 
    同位关系的“NP+PD”,一般是前项NP先点明具体位置,后项PD回指这个处所成分,以阐释这个位置和现场的关系,或是提示下文要对这个“位置”进行评述。下面这两个例子中的PD分别展现了这两种功能: 
    (39) 这里离我那里不远。 
    (40) 玛丽镇这里风气不错。 
    例(39)“那里”回指“我”所在的位置,并且对这个位置和言谈现场的关系进行判断、阐释;例(40)“这里”回指“玛丽镇”,同时提示下文要以“玛丽镇”这个地方为话题进行评论。 
    由此我们可知,同位关系中的直示成分,功能之一是回指前项已经出现的成分,因此其构成成分必然应该包含篇章直示(discourse deictic)的成分。所谓篇章直示,就是以“这”、“那”指代前文出现的某个词或语(Levinson, Stephen,1983;Diessel, Holger,1999;etc.),这符合同位关系后项与前项同指的要求。吕叔湘(1985)指出,汉语的“这”、“那”既有区别的功能,又有代替的功能[12]。这里的“这/那”正是体现“代”的功能。从语用功能上说,PD还需对NP这个位置离说话现场的距离进行说明和确认。因此,同位关系中的PD成分“这/那 里/儿/边”,宜分析为篇章直示(discourse deictic)语素和方位(locative)语素的结合,双方在句法组合中共同作用,使“NP+PD”兼具篇章直示性和地点直示性: 
    
    四  临近影响效应——虚化的PD 
    前两部分我们谈了定中关系和同位关系中与地点直示功能相关的句法现象。PD实现了两种作用——一种是粘合在NP后,把非处所词转化成定中关系的处所成分;一种是本身包含篇章直示成分,促成了同位同指关系。这两种句法作用实现的同时,都典型地体现了语用上的直示意义。这一节我们将讨论一种地点直示意义已经开始模糊虚化,受其相邻成分功能浸染、近似于语法标记的PD。 
    4.1“方”——在话题后表参与方的PD  
    这类地点直示成分通常出现在话题位置,但其功用却并不像地点直示复合词中的PD那样,能把非处所性NP转化成处所词。前文例(3)提到的问题就是这种情况:PD虽然出现在指人名词后,但并没有使指人名词变成含有处所意义的词,“NP+PD”依然指人,PD的地点意义模糊。下面几例也是这样: 
        (41) 你那儿都听说了还能有假! 
    (42) 他表态说:“行,我赞成。不过这里有两道关口。一个是老爷子是不是赞成,一个是徐姐……。”堂妹说:“爷爷那儿没事儿。爷爷思想最新了,管伙食,他也早嫌烦了。麻烦的是徐姐……。” (王蒙《坚硬的稀粥》) 
    (43) 余:你这点儿萝卜得糟践多少肉啊? 
    刘:就是嘛,我这儿听着都心疼。(《编辑部的故事》) 
    (41)-(43)中句首的指人名词、代词都是焦点重音所在,都不能删除,否则就会因语义不明或意思变了从而造成交流失败,如(42)若不说“爷爷”只说“那儿没事儿”,听话人就不会明白“没事”的是指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