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地点直示成分在句法结构中的表现(3)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4:11:04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探宙 参加讨论
这里PD的功用与英语中的介词“at”有相近的一面。Fillmore,Charles(1997)称“at”为“简单定位”(simple location)。与“on”和“in”不同,“at”只简单对其宾语名词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加以锚定,“on”和“in”则在具体维度上参照其他事物进行描述。当然汉语PD和“at”也有本质的不同:“at”只是一个简单锚定,并不显示参与角色和言谈现场的距离关系,而汉语PD的词汇构成形式决定了它们同时还能直示距离关系,即PD相当于“at”和“here/there”功能的总和。比如第(7)句“我明天到你这里来”,说话人位移的目的地用一个实体来做记号,就是“你”:你这里=at你+here。 四是在这类“NP+PD”中,PD不是语音上的重读成分,重音通常落在居前的NP上: (9)那磁带为什么要先放到'全义那儿? PD这四个特点使得“NP+PD”像个结合紧密的复合词,PD的粘合具有转指作用——使指实体的NP变成“NP+PD”整体指位置,我们可以把它视为地点直示标记(deictic marker),不作分解,把这类结合关系紧密的“NP+PD”称为“地点直示复合词”(deictic complex)。前文所述早期文献中提到的“NP+PD”大多属于这种情况,这是PD成分出现在句法组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 地点直示复合词中的PD与粘附性的方位成分“上”、“下”等性质类似,因此Chao(1968)将儿化的“这/那儿”与“上/下”等方位词归到一类,称place words。根据袁毓林等(2009:73-74)的“方位词的隶属度量”测试标准,汉语六个PD隶属度为90分,只有“可以受‘最’修饰”这一条标准不符合[9]: (10) a最上到天花板 b*最这里到天花板 同类相斥,因此“我家里那儿没树”不能说。如果汉语中“桌子上”可以称作“方位复合词”,那么“桌子那儿”就是“地点直示复合词”,它们都是粘合性的,结合紧密,中间都不能插入“的”,因此都不宜视为短语。 2.2组合式PD:地点直示短语 粘合式PD与非处所NP形成地点直示复合词,那么相应地,组合式PD与NP则形成“NP+PD”地点直示短语(deictic phrase)。与粘合式复合词相比,地点直示短语有如下不一样的地方: 一是PD和NP之间可以插入“的”: (11) 他们用鞭子打我这儿,还拿走了我所有的钱(《南方都市报》2001.4.18) →他们用鞭子打我的这儿 (12) 不过他在马路那边,我在马路这边。(梁晓声《冉之父》) →不过他在马路的那边,我在马路的这边。 (13) 他看中了孩子的腰,他提起右脚朝他那里狠狠踢去。(余华《难逃劫数》) (13)句“孩子的腰”和“他那里”语义和形式都是呼应的,“他那里”中间可以插入“的”。 二是“NP+PD”的重音落在PD上。与粘合式复合词重音落在NP上不同,这一类“NP+PD”准确指某个具体部位或方位,通常辅以手势示意,因此PD是焦点重音的落脚点。如(11)要说成“打我′这儿”;(12)要说成“马路′那边”;(13)要说成“他′那里”。既是重读,独立性必然强,这和粘合式PD的附着性不同。 三是NP可以略去不说。粘合式复合词里,NP和PD都是语义的重要贡献者,哪一个也不能略去不说,但是这一类组合式地点直示短语,PD就是NP的某个具体部位,NP只是说话人提供给听话人的参照物,不是语义中心。而“NP+PD”又重在现场指,NP的参照作用在现场不是很必要,所以可以不说。还以上面三句为例,如下句子只出现PD也是成立的: (14) a他们用鞭子打这儿。 b他在那边,我在这边。 c他提起右脚朝那里狠狠踢去。 这里的PD宜分析为指示(demonstrative)语素和方位(locative)语素的结合[10],双方在句法组合中共同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量词的特征分解分析
- 下一篇:“了2”对事件的存在量化及标记事件焦点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