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从泰式华文的用词特征看华文社区词问题(7)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语文研究》2015年第2期 施春宏 参加讨论
 
    “你有我无、我有你无”的情况中还包括这样的情况:一方用词表达的内容,另一方却无词对应,必须用短语来表达。例如: 
    
                                      
    例中的“作帐(按:若按普通话异形词整理的规范,‘帐’应写作‘账’)、倒债”,普通话用的是“做假账、出现债务危机”这样的短语形式。 
    当然也有反过来的情况,即只在普通话中有,而在泰式华文中没有的词,以及普通话中的词,在泰式华文中需要用短语来表达。由于本文的立足点是泰式华文,这种情况暂不讨论。 
    (四)词语的“历史”色彩差异 
    相对于普通话,泰式华文词语的“历史”色彩较浓。这首先表现在其字义或词义显得比普通话要“古旧”一些,即文言色彩明显。例如: 
    
    例中的“不靖”指“不安定”、“川行”指“往来行驶”、“彼等”指“他们”、“俾”指“使”。 
    泰式华文词语“历史”色彩较浓的更为显著的标志是,一些在普通话词汇系统中被看作历史词或准历史词(即在特定表达中偶有使用)的词语,在泰式华文中的使用仍比较普遍。例如: 
    
    例中的“庶民、冠盖、矢言、墟日、京畿、苦主”,在普通话中都属于历史词,已分别被“人民(群众)、官吏(包括名流)、誓言、集市、首都、被害人家属”这类新词语所替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