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式华文中有的常用表达在普通话中也偶有使用,但普通话中另有更为常见的表达方式。例如: 例中的“开立、预估、调升、手提电脑、优待价”,在普通话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开办、预期、提高/调高、笔记本电脑、优惠价”。其实,中国大陆在手提式电脑刚刚流行时,也常用“手提电脑”,以区别于“台式电脑/台式机”,后来“笔记本电脑”(或简为“笔记本”)一词占了上风。而“优待价”在普通话中使用是受限的,因为普通话中“优待”的对象是指需要特别关照的人,如“军人、烈属、学生、俘虏”等,而这与优惠活动的实际对象有所不同。这反映出语言交际中的微系统也会影响构词时语素的选择和使用。 与上述情况相对应的是,有时普通话中的某个常用词在泰式华文中并非完全不用,而是其使用频率与普通话有很大差异。例如普通话的“增长”,在泰式华文中基本上都说成“成长”,但也偶有使用“增长”的情况。例如《星暹》该日第9版有一标题为“和谐路线图倘近日能奏效 国家经济就可如期般增长”,但正文中还是说成“泰国的经济将如期成长”。又如普通话的“渠道”在泰式华文中一般说成“管道”,但也偶有使用“渠道”的情况。 这种由于使用频率的悬殊而形成的形异实同现象正是下文要论述的社区词现象及普通话和社区词表达互动关系的重要体现。过去的词语对比研究更多关注的是甲有乙无的情况,其实这种使用频率的差异现象往往更能彰显两者之间的依存、互动关系。 需要附带说明的是,形异实同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即普通话书面表达中曾作为异形词整理过的若干形式,目前在泰式华文和普通话书面表达中各用其一。例如“爱滋病”与“艾滋病”、“身分证”与“身份证”,前面的形式用于泰式华文,后面的形式是普通话书面表达中经过规范后取用的形式。其实,异形词问题并非单纯的字形问题,而是跟特定系统中词语、语素的语义关系密切相关。[12]海外华语异形词问题需要专门研究。[1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