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19)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出土文献》2013年第4期 裘锡圭 参加讨论

      從內容上看,從郭簡到今本,文字的增減和錯訛是大量存在的。不但簡帛各本跟今傳各本間有很多異文,簡帛各本間和今傳各本間也有很多異文。而且各本之間的關係,非常錯综複雜。較晚之本不同於較早之本的異文,往往跟更早的本子相合。《老子》面世既早,流傳又廣,所以造成了這種情況。尤其可以注意的是,在《老子》流傳過程中,除了後人為了湊“五千言”的字數有意減字外,還存在着由於思想上較深層次的考慮而竄改文本的情況。例如:《老子》第十九章有“絶聖棄智”、“絕仁棄義”這兩句話。說“絕聖”,跟《老子》全書多次贊揚聖人矛盾。“絕仁棄義”顯然是對戰國時儒、墨極力鼓吹仁義的反動,不像是生活在春秋晚期的老子的話,這成為主張《老子》晚出的學者的一個重要論據。在郭店簡裹,這兩句話分別作“絕智(或讀為‘知’)棄弁(辨)”、“絕(為)棄慮”,完全合乎老子的思想。在帛書本裹,這兩句話就已同於今本。這顯然是戰國晚期激烈反對儒家的那一派道家進行竄改的產物。如能立足於簡帛本,並充分考慮今傳各本,認真整理出一本比較接近原貌的《老子》來,我們也許會看到一位跟一般思想史著作告訴我們的相當不一樣的老子。 
    上博簡中有很多篇關於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儒家佚著,有些內容可與《論語》中的有關內容對照(一般是竹書詳於《論語》,有些地方彼此有出入)。這些不但是研究早期儒家思想的資料,也是探索《論語》如何形成的重要线索。前面說過,銀雀山竹書《王兵》篇的內容,分見於《管子》的幾篇。此外,同墓所出的《四時令》、《三十時》、《禁》、《迎四時》等篇,與《管子》的《幼官》、《五行》、《四時》諸篇也有相同或相似的內容。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中,也有一些與《管子》很相近的文句。這對研究《管子》的形成,都是重要綫索。 
    今本《論語》的分章,比八角廊簡本要多。從銀雀山簡本《晏子春秋》看,今本也有將原來的一章分為兩章的情況。《緇衣》簡本的章序跟《禮記》本有很多不同,章的劃分也偶有不同,簡本還證明今本的第一章是後加的。古書流傳過程中的這種變化,没有簡帛古本的出土,往往是難以知道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