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汉代文学的知识化特征——以汉赋“博物”取向为中心的考察(10)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遗产》2014年01期 徐公持 参加讨论

    张衡《二京赋》中的“博物”特色,更在于其知识系统的科学性。最生动的例子就是篇中写到“上林禁苑”时他明确说:“植物斯生、动物斯止。”这是汉语中“动物”“植物”作为名词的最早文例,而其含义竟与近代学科分类完全符合,所以它们不是一般随意用词,而是清晰明确的科学概念。赋中紧接着就分写“植物”与“动物”。植物部分有“林麓之饶,于何不有?木则……草则……”,动物部分有“鼋、鼍、巨鳖,鳣、鲤、鱮、鲖……鸟则……众形殊声,不可胜论”等等。在张衡之前,辞赋家们写及的物类品种已经很广很多,为叙述的便利,它们也做了一定的系统分类;所分类别,一般都以“草木鸟兽虫鱼”之类为纲领,无论枚乘、司马相如,还是王褒、班固,莫不如此;连当时的“工具书”如《尔雅》中也如此[19]。但这种以直观为特点的知识分类法,早在孔子时代即已存在,时隔六、七百年,汉代的“博物”家们仍然沿用这种直观式的知识系统分类准则,未免有些原始和鄙陋。《二京赋》写及物类品种,在数量上并无根本的超越;真正在博物史上具有超越意义的,就是张衡的分类法。“动物”“植物”的分类,看似简单,却大大强化了博物系统的科学性内涵,与“草木鸟兽”分类法相比,在叙述逻辑和知识理性上显然提升了一个档次,体现了从“古典式”知识系统向近代性的过渡。就“文学的知识化”这个课题而言,张衡的辞赋创作进入了一个独到的巅峰境界。
    自然科学知识入赋,使汉赋呈现更加鲜明的“博物”印记,也是文学知识化更令人瞩目的要素。
    汉赋“博物”化之魅力及问题
    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汉代文学尤其是辞赋的知识化色彩是最为鲜明的。汉赋的“博物”化,给它增添了一种特殊的魅力。首先,它使得原本只是文学体式之一的辞赋,具备了其他文体少见的知识化特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由于辞赋具备了知识化特征,使得它扩展了文学的属性,并且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辞赋的体质。文学作品兼有了知识文章甚至学术文章的某些品格。一些优秀辞赋作品中“写志”与“体物”两种成分配置得当,做到了“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文心雕龙·诠赋》),实现了文学性与知识性兼容,文学性与知识性(甚至是学术性)的联姻,增强了作品的丰富内容和典雅风格,增强了所谓“书卷气”。而叙述逻辑和知识理性在作品中得以提升,又开辟了文学的新境界,造就出辞赋的新魅力。
    但是文学与知识,严格意义上说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思维体系,解决好二者的兼容关系,是个很微妙也很困难的课题。知识性与文学性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当,便容易出现彼此妨碍、互不兼容甚至彼此排斥的弊病。特别是某些“专家”式辞赋作品,虽然在“博物”方面颇突出,作者也往往学识精湛、充满才气,写得十分精致整饬,甚至达到了“专业化”水准,但由于知识性过于强烈,内容过于专门高深,对作品的文学体质反而造成了抑制或销减作用。这样的作品,可以想见难以得到一般文学读者的充分理解和欢迎。它们虽然知识性增强了,但作为文学的感染力却减弱了,所以辞赋“博物”化,文学知识化,也很可能会出现负面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
    东汉中叶以后,汉代辞赋在“博物”方面续有发展,有些作品在“骋辞”或“体物”上也显示出若干新的面貌,如马融《长笛赋》,将对象的各方面特征,包括长笛的材质、制作过程、外形象征、吹奏方法、音乐效果、礼乐意义等等,发掘得纤毫无隐,在“博物”功力上也达到很高造诣。还有蔡邕等人的作品,也都写得很细腻精致。不过在写作方法上的创新和开拓,却不再有大的进展。而辞赋写作中文学性与知识性的内在抵触关系问题,也愈发暴露出来。基本问题是,辞赋作为文学之一品种、一体式,它不能不受到文学固有特性的约束,文学艺术要求作品“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嵇康《琴赋》),“睹物兴情,情以物兴”,侧重从人之情志出发,围绕情志展开写作。至于“物”,人生本身也可以算作广义之“物”,但无论如何,“物”与“情”是两种存在主体。文学不能重“物”轻“情”,甚至取“物”而舍“情”。陆机《文赋》将“情”与“物”分别系于两种文体“诗”与“赋”,这种表述方式将“情”与“物”割裂开来,似乎赋可以不要“缘情”而只需“体物”,是有缺陷的。作为文学之一“体”的辞赋,如果真的消解了“情”的重要地位,“去情化”的结果必然导致辞赋本身失去作为文学的基本性质和功能,辞赋写作将误入歧途。误入歧途的最明显例子就是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此赋在名物搜集和实事考索上花费巨大精力,所谓“构思十年”(《晋书·文苑列传·左思》)等等,并非虚语。左思如此用功,为的是求博,“自以所见不博,求为秘书郎……”(《晋书·文苑列传·左思》)。《三都赋》以“本其实”为写作宗旨,在赋序中讥嘲班固、张衡的作品“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挍之神物则出非其所。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征……”;同时自我标榜“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风謡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刘逵为之作“序”,说作品“非夫研核者不能练其旨,非夫博物者不能统其异”(《晋书·文苑列传·左思》)。卫权为之作《略解》,称赞《三都赋》“言不苟华,必经典要;品物殊类,禀之图籍”,“其山川、土域、草木、鸟兽、竒怪、珍异,佥皆研精所由,纷散其义矣……”《晋书·文苑列传·左思》)。他们下这些赞词的着眼点也都是“博物”。可以说,在博物之项上,左思所下“功夫”(不等于“学识”)已经超越绝大部分前贤赋家。但是他的“博物”努力,显然已经入于误区,《三都赋》不但缺乏张衡那种科学体系性的光彩,而且主要关心的是在描述“山川”“草木”“鸟兽”“珍异”等物象时如何“本其实”、“稽之地图”、“验之方志”,甚至“摄其体统,归诸诂训焉”,结果尽管作品写得十分“典要”,似乎还具有了另一种学术严谨性优点,也掩盖不住“情”“志”的缺失问题。过份强调知识化的结果,就是使得作品与文学的本性渐行渐远,这就是“博物”过度之弊。
    必须认识到,如汉代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这样的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两大知识系统大整合大发展的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文学躬逢其时,才有了知识化的蓬勃生长和全盛状态。一旦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减弱或者丧失,文学知识化的进程便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中止。以“骋辞”“体物”为重要特征的辞赋,在汉代臻于高潮之后,后继乏力,甚至不得不转型(魏晋之后辞赋主流逐渐转型为“抒情小赋”,或者努力从“俳赋”“律赋”“文赋”等方向寻找出路),这一史实就是明证,它告诉我们文学知识化是在是特殊时代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学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