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言情以启蒙”的主题标举与文化超越——明清江南文学精神的一个考察维度(9)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葛永海 参加讨论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着墨最多的村野之人,小说写了刘姥姥三进荣国府,“一进”时书中故事刚刚拉开序幕;“二进”时,故事情节已全部展开;“三进”时荣府已经彻底衰败,故事已近尾声。刘姥姥的出现把一种完全不同于贾府之温柔富贵的世俗趣味带入其中,这不仅从表层形态上表明雅俗的交流,而且别有意味。首先,刘姥姥戏谑笑浪,成为贾府上下的笑料,甚至为人所鄙视,但是在读罢全书再来返观这些情节,不得不令人感叹,在与这些贵族公子小姐调笑之时,真不知到底是谁身在彀中而不自知?等到刘姥姥三进贾府时,整个贾府已一败涂地,家产查抄,人事飘零。凤姐将巧姐托付给她。刘姥姥开始为这个贵族之家收拾残局,世俗力量最终成为这个贵族家庭的拯救者,个中意蕴值得玩味。
    小说对于秦可卿的塑造也别有意义,如果说刘姥姥代表着外在的世俗世界,那么秦可卿的出现则表露了一个贵族家庭内在的世俗欲望,宝玉在第五回梦游太虚幻境的描写,以及其他影影绰绰的描绘,都表明秦可卿在小说中乃是情欲的化身,她表字兼美,其意思就是现实与幻境两者兼而得之。宝玉游太虚幻境则意味着文人对于欲望尘世的向往。此外,小说中出现的《西厢记》,也具有独特的意义,如宝黛共读《西厢记》,畅谈阅读感受,宝玉乐极忘情,脱口而出:“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它似乎是将一个世俗的情爱世界带入大观园。表明了小说中男女情爱之世俗精神源头。所以说,《红楼梦》从雅俗的维度来说,指向的也是市井文学;从意蕴的维度来说,指向的却是佛家宗教哲学。这是我们从小说结尾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中所能够领悟到的。
    从文学的雅俗意义上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标志着通俗文学的脱胎换骨,在精神格调上完成了对于文学雅俗形态的超越。我们认为,就文学的价值和功能而言,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伦理道德层面;二是宗教层面;三是哲学层面。《红楼梦》与《儒林外史》都已经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道德层面,上升到宗教文化的层面,并进而对人生的存在价值展开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辨。
    晚明时代以本能原欲作为原动力的启蒙思潮经历了波澜乍起的满清入侵之后,被霍然中断,如同滔滔江水遇上拦河大坝之阻截,然后是回旋与沉淀,我们将之称为启蒙思潮的延宕,因为它虽然经历阻难,终究没有断绝。思想因为经过积淀而更具有厚度和韧性,在清代前期出现了如吴敬梓和曹雪芹那样超拔的天才,于是思想的沉淀与天才的涌现使得被迫中断的启蒙思想再次掀起巨澜。我们认为这两部巨著实际上接续了晚明关于“欲”与“情”思辨的思想线索。晚明袁宏道通过诗文表达的是文人群体之以“欲”入而以“情”出,这在《儒林外史》中得到了回应,它同样是以文人主体欲望表达作为关注对象。不同的是,如果说,袁宏道、张岱等的“欲”多强调的是世俗欲望的文人化,而到了《儒林外史》则侧重于表达文人欲望的世俗化,以此入,而以现世关怀、悲悯之情出,这显然是经过思想熔铸后达到了更高的精神层次。典型的人物如小说中的杜少卿,即代表了作者的“情本”观念。《儒林外史》三十四回写到高翰林对杜少卿的抨击,说:“这少卿是他杜家第一个败类!混穿混吃,和尚、道士、工匠、花子都拉着相与,却不肯相与一个正经人。不到十年内,把六七万银子弄的精光。天长县站不住,搬在南京城里,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甚至说他在教学生读书时,要求每人的桌子都写上:“不可学天长杜仪。”杜少卿“日日携着乃眷上酒馆吃酒”,甚至携手游山之类行为里其实包含着对封建礼教传统观念的蔑视,这应该也是作者所向往的“情”之境界。
    而《红楼梦》更为突出,从对本能原欲的追逐,经过情与理的激荡,主情抗理,最终上升到以情为本、以情立人的思想高度,《红楼梦》的情本思想使它成为启蒙文学的最高峰。
    文学高峰的意义在于其所达到的思想高度,通过探求人性解放来追求“立人”的最终目的。人性解放作为启蒙的主要内涵,可以说自庄子就已经萌芽,在其后的魏晋时期得到大力发扬,表现为放荡不羁的个性行为;到了风云激荡的晚明,掀起了种种非儒的异端思潮,而尤以反禁欲的个性思潮最为激烈,以解除精神桎梏,谋求个性解放。凡此种种的思想激荡,却都未指向塑造新式人格的高度。所以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所达到的人性解放的层次是以往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都不曾有的。
    当然,《儒林外史》和《红楼梦》都不可能突破其时代,小说真实地记载了作者们探寻、迷惘和失落的心理历程,在言情为中心的文学书写中,张欲、反理、明性、启蒙之外,也不可避免带来言情之感伤。小说的幻灭结局一方面折射和见证了人生的不圆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找寻出路而不可得,只能求诸宗教的无奈和悲凉。它们的缺失也是明清时代所有通俗文学的共同缺失,这表明雅俗文学的交流与转化,在此时处于凝滞的状态而近于胶着,始终在原地盘旋周转,不可能有所突破;同时,文学尽管有哲学的引领,但是那个时代的哲学注定不可能提出更好的“立人”方案。⑩文学无法走出时代局限,正如无法走出自己的影子,直到西方异质文化的进入,才使中国文学重新获得新的起点,开始了自我改造的漫长历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