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言情以启蒙”的主题标举与文化超越——明清江南文学精神的一个考察维度(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 葛永海 参加讨论

    2.高潮期——通俗为本,性情为先
    万历以来,明代进入晚期,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文学的繁荣和高潮期。就雅俗合流的具体表现而言,文人投入到浪漫主义的洪流中,无论是文学形式,还是文学功能,都极鲜明地表现为雅文学的俗化与俗文学的雅化交织的倾向。正如陈伯海主编《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所说:“晚明时期,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存在一股盛大的俗化潮流。它兴起于市井里巷,蔓衍于儒林学苑,从生活方式到文艺、宗教、哲学都浸染了俗化的成分。就文艺而言,在绘画、工艺、曲艺、戏剧、文学各个部门,都可见到俗化的现象,以及俗对雅的渗透,雅对俗的迎合,雅与俗的互相交融。这对当时文化与文学的发展繁荣起了推动作用。”[2](P130)
    这一潮流在文学形式上典型表现为雅文学的俗化,经历了明初的接纳与反拨,文人继续重心向下,通俗文学的兴盛已经不可遏制,明中期初露的端倪,在晚明被无限放大。文学形式自身的发展规律变得不可阻挡,通俗文学形式继续大步向近代白话迈进。而在文学功能上娱乐消闲成为一时之风尚。
    在文学形式方面,如果说发生期的小说作品还带有文白混杂的特点,那么到了这个阶段,小说家表现出反思的理论姿态,他们多是以王阳明心学作为理论的支撑。由于王阳明心学主张儒家伦理的社会化和民间化,因此,小说创作者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接受水平,语言惟通俗是尚已成为时代的共识,主要的实践和倡行者就是冯梦龙等人。编写“三言”的冯梦龙(署绿天馆主人)在《古今小说》序里说:“大抵唐人选言,入于文心;宋人通俗,谐于里耳。天下之文心少而里耳多,则小说之资于选言者少,而资于通俗者多。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脰,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噫,不通俗而能之乎?”[3]认为只有通俗才能够为人接受,并且广泛流传。
    关于戏曲方面,由于理论与实践都成果显著,加之经历了著名的“沈汤之争”(即代表音律派的沈璟与代表文辞派的汤显祖之争),反复的争鸣,使当时的曲学家对于戏曲形式的雅俗问题有了很深入的理解。就雅俗文学形式的选择而言,沈璟的《博笑记》显然代表了戏曲通俗化的方向。沈璟充分认识到戏剧的传播方式与接受对象的独特性,由于观众多为文化素养不高的普通民众,戏剧语言的通俗易懂至为重要。因此,他分外注重语言之“本色”,对前人剧作中的俚俗之词产生浓厚兴趣,试图以之作为戏剧语言的范本。当时的曲学家们普遍认同音律与文辞“合则并美,离则两伤”的观点。自此以后,兼文辞与音律两者之长,便成为传奇文体的基本规范。从一定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调和雅俗,以达到“才情在浅深、浓淡、雅俗之间”的平衡状态(王骤德《曲律》卷四《杂论下》)。这显然是晚明戏曲家在经过艺术实践、理论归结等环节后,所指出的雅俗合流的最高境界。
    在文学功能方面,重娱乐功能而轻教化功能,尤可为代表的是被誉为“我明一绝”的民歌之传播。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嘉、隆间乃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之属,自两淮以至江南,渐与词曲相远。不过写淫媟情态,略具抑扬而已。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冯梦龙也公然说民歌有“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山歌序》)的功效。冯梦龙编撰的民歌集中表达了娱乐功能与反教化倾向。冯梦龙编辑了《挂枝儿》(又名《童痴一弄》)和《山歌》(又名《童痴二弄》)。前者已不全,残存小曲近四百首,大都是江南人依北方俗曲所作;后者收作品三百余首,其中包括一些上千字的长篇,绝大部分是用吴语写成的吴地民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