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葛洪生于名门世家,虽青少年时家道中落,仍发愤读儒家经典,以继承家风、做一个正直人士为愿望。然西晋王朝内部争斗不断,仕途险恶,其青年时的入世思想渐去渐淡...
内容提要: “象乐”是上古时代一种古老的表演艺术,苏轼称之为“戏礼”形态,是我国歌舞剧的雏形。象的本义是模拟,象乐的基本艺术特征是摹拟和形容。象乐经常表现具有重大纪...
【内容提要】 晚明文人传奇中节妇形象的大量出现与“有益风化”的戏曲创作传统、统治上层的提倡、思想界的颂扬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明初期传奇中节妇形象更多是囿于道德规范的伦...
内容提要: 21世纪初期十年的古代赋学研究,以数十种赋选、百余种论著、近两百篇学位论文、千余篇期刊文章的卓越成绩超越以往任何一个十年,呈显繁荣气象,成为当今古典文学界...
【内容提要】 生活于晚清、民国之际的郭则澐以学者身份从事小说、戏曲创作,先作《红楼真梦》小说,继撰《红楼真梦传奇》,这一再度创作行为和文体转换反映了作者对解读红楼故...
【内容提要】 佛教忏文是佛教忏法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佛教文化传播发展的产物,其实质是宗教礼仪文体。佛教忏文的产生有其异域宗教文化的渊源,原始佛教时期的忏悔文最初...
【内容提要】 中国古典小说图像本始见于元代,鼎盛于晚明。清嘉庆以降,由于木刻版画技术的衰落,小说图像本渐趋式微。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洋照相石印术的传入与普及,...
内容提要: 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到杜甫为一大变化;唐诗的发展,到韩愈为一大变化。而韩诗之变,就继承关系而言,主要是承杜诗变化而来的,特别是将杜诗的奇险倾向,推扩到极...
【作者简介】 姚奠中,山西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研究方向:国学,山西太原030006。 【编 者 按】 百岁的姚奠中老是当代诗、书、学皆著的鸿儒,在国学研究上成就非凡。日前,本刊...
内容提要: 孔颖达的文论体系是在对《诗经》等经典的解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的是将其作为理论工具,使《诗经》的教义更具客观性、合理性和张力性,重树经学的权威。他标举“...
【内容提要】 宋元之际,于济、蔡正孙所编的《唐宋千家联珠诗格》是一部既有集成品格又有鲜明特色的七绝选本。它的宋学背景、内容取向和诗法诉求,既符合日本汉诗发展的一般规...
内容提要: 中华民族经历巫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历史阶段长于西方,文化的神秘性更具普适、丰赡的特征,再与意象思维的诗情画意相融通,独具别情异调和天然神韵。中国小说叙事的神...
【内容提要】 “世纪末情结”与学术自觉追求的交互为用,催生上个世纪末相当一批意在学术回顾与前瞻的研讨和论著。从外部环境来看,21世纪头十年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甚至整个人文...
内容提要: 《诗经·国风》中描绘了许多性格鲜明、内涵丰富的男性形象,这些描绘以“德”为评判标准,侧重孔武有力的外在描写,注重威仪之美、德行合一的形象塑造,显现出其对...
【内容提要】 《文选》评点自明万历年间萌兴,至清末归于消歇,经历了萌兴与发展、高潮、持续发展与总结等几个时期,与明清评点的整体发展态势大体一致。明清两代的《文选》评...
内容提要: 先秦诸子著作多写在八寸短简上,故常被称做“短书”,指的是包括儒家在内的所有诸子著作。汉代的“短书”概念与先秦不同,主要指儒家作品之外其他诸子“虚妄不实”...
【内容提要】 明代选学兴盛,其选赋之作则有“广、续《文选》”系、“赋集”系与“文总集”系三大类,汇总前人,推崇赋体,充分表现出因辨体而复古的倾向。明人选赋,其中一个...
内容提要: 《汉书·二疏传》呈现出仕、退隐及养老的特殊风采,为后世士人树立了典范,影响深远。这种生活方式,反映在社会生活上,对文人创作心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会激...
内容提要: 一般认为,与楚同姓是屈原至死不离开楚国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的理论依据可追溯到《孟子》的“贵戚之卿”与“异性之卿”说。考察先秦文献,辨析《史记》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尤刻本《文选·洛神赋》李善注认为,洛神就是甄氏,她与曹植之间有爱恋之情。自胡克家到梁章钜等都怀疑此注非李善原注,乃尤袤添加,为小说《感甄记》之内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