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 (美)尤拉·比斯 彭茂宇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 关于疫苗的安全问题,在很多妈妈的心中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一面是高高堆起的专业词汇,令人望而却步,一面是疫苗安全问题引发的群体心理恐慌,而中间地带则是各种漫天飞舞、真假难辨的信息。面对疫苗,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信任,还是投出怀疑的一票? 在《免疫》中,美国作家尤拉·比斯,以一位妈妈的身份,热切地追踪着关于疫苗、免疫、接种等系列知识,探寻疫苗背后的那些历史人文故事。书中每篇文章都从我们熟悉的育儿场景说起,而后思路逐步铺开。从神话传说中的阿喀琉斯之踵,到科学世界中的“角鲨烯”、“硫柳汞”、“三氯生”的专业术语,到生活中的一张婴儿床垫、一个奶瓶、一次接种,再到疫苗由牛痘、人痘、糖果病毒免疫,再到今天相对成熟的专业疫苗,皆娓娓道来。 在书中,作者同样追述了美国历史上的疫苗安全事件,阐述了美国为应对社会信任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以此为起点,建立起的行之有效的疫苗安全监管体系。笔者非常赞同作者所言的“比起信心本身,这种信心所要信任的对象才更为重要”,信心的建立有赖于长期的安全保障,来自于相关部门从未懈怠的监管,也来自于从疫苗研发、测验、生产、仓储、运输、使用等一系列环节的专业与缜密。但信任的崩解,却仅需要一次安全事故。它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将如同多米诺骨牌般产生连锁反应。 作者提及,她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接受了公共卫生教育,对细菌有了一定的认知,科学认知是消除恐惧的有效工具,而无知恰是误解及抵制的发源地,如果我们也能在教育和宣传方面对免疫知识有所侧重,那些关于疫苗阴谋论的谣言,会相应减少生存的空间,家长对疫苗安全的过度忧虑也会有所缓解,对于重构公共信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作者系书评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