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方一新 张静:东汉译经动词的动宾关系


    Verb-Object Relationships in the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 of Eastern Han Dynasty
    作 者:方一新 张静
    作者简介:方一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杭州 310028);张静,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济宁学院中文系(济宁 273155)。
    原发信息:《汉语学报》(武汉)2016年第20164期
    内容提要:本文以东汉17部译经中的10个动词为例,考察东汉译经动词的动宾关系,并与先秦同类动词的动宾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个动作动词的动宾关系与先秦文献相比,变化不大;译经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兴成分,体现了其口语性的特点,如“打”的出现比同期中土文献要早,还出现了“食饭”的组合等。译经中恐惧义心理动词与先秦文献相比,语义与语法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与同期中土文献相比,语言发展更迅速。
    关 键 词:东汉译经/动作动词/心理动词/动宾关系/口语性
    标题注释:【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汉佛经译者语言特点比较研究”(编号:11AYY00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编号:14ZDB093)中期研究成果。
     
    ○ 引言
    语义和语法的关系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动词作为语法的核心,词汇意义和其构成的语法模式存在关联。王宁(1996:236)指出:“词的语法功能和它所能存在的结构模式,是受它的词汇意义控制的,很多语法上的差异,常常能从词义特点的不同找到最根本原因。”宋亚云(2005/2014)和蒋绍愚(2013)都对先秦汉语动词带宾语的情况进行了考察,他们总结了动词不带宾语的语法条件;蒋绍愚先生还指出,及物动词不带宾语不是任意的,是否带宾语既与动词的词义有关,也与动词的及物性有关,同一个动词的动宾关系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
    东汉译经语料的语言学价值已经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译经语料的性质也是学界一直在讨论的问题。东汉译经中的动宾关系与先秦时期相比,有什么变化?同类动词的及物性与同期中土文献相比,又有哪些区别?本文在蒋绍愚(2013)研究的例词中,选取了三组动词,一组是手部动作动词,一组是饮食穿着类动词,这两组都属于动作动词,还有一组是心理感情动词,希望借此窥豹一斑,考察、了解东汉译经动词携带宾语的基本情况。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