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著(被、服、被服) 译经中未发现“衣”有动词用法。表示“穿衣”,用“著、被、服、被服”等。其中“著”用例最多,以带宾语为常。如: ![]() 不带宾语只有2例。 “被”共6例,其中带宾语5例,多为“法衣、震越、纳服”之类僧人穿的衣服。如: ![]() “服”共10例,其中9例带名词宾语“法衣”,1例是“所服”。如: ![]() “被服”共2例,宾语都是“法衣”。如: ![]() 蒋绍愚(2011)指出中古时期表示穿戴的动作行为用“著”来表示,替代了上古的“衣”。在东汉译经中,除“著”外,“穿着”语义场还有“被(披)、服、被服”三个。如上文所示用例,后三个词的宾语主要是僧人穿戴的衣物,或许与僧人衣物的形制有关。“著”适用语境更宽泛,属于中古“穿着”语义场中的常用词。 蒋绍愚(2013)选择了8个动作动词,除上述6个以外,还有“织”“耕”,东汉译经中这两个动词用例较少⑤,无法与蒋文对比。译经中及物动词不带宾语的语法条件,大致符合蒋先生所列出的条件,说明东汉译经的动宾关系和先秦相比,变化不大。同时,译经中也出现了一些新兴成分,体现了其口语性的特点。“打”的出现,相比同期中土文献要早;“食饭”组合的出现,说明动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