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方一新 张静:东汉译经动词的动宾关系(13)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语学报》 方一新 张静 参加讨论

    3.3 《论衡》中表示畏惧义的词语
    同时期中土文献《论衡》中除“畏、惧、恐”外,出现了1例“怕”,未见“怖”。
    
    从表二看,《论衡》中“畏、惧、恐”三词出现的语法环境与上古区别不大,“畏”以带名词性宾语为多,“恐”主要是带谓词性宾语,而“惧”不带宾语的比例也较高。
    与东汉译经相比,《论衡》的不同点表现在:
    第一,“畏”单独使用时,不带宾语有8例,这8例“畏”的对象上文都出现,但都是沿袭上古的用例。东汉译经11例不带宾语的“畏”都是与“恐”或“怖”连用,都表示一种害怕、恐惧的心理感受。
    第二,东汉译经中“惧”后没有出现名词性宾语,《论衡》有5例。“畏”和“惧”成对使用时,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法环境中,或带名词性宾语,或带谓词性宾语,只是为了避免词语的重复。如:
    
    第三,《论衡》中出现了复音词“敬畏”1例,承载了单音“畏”的语义功能。如:
    
    与单音词相比,双音词表义更明确、精准,这也是双音词大量出现的一个原因。汉译佛经和《论衡》两种语料中,“畏”单独使用表示敬畏的用例并不多,更多地用来表达因某些事物的出现可能会危及自己而产生的畏惧。“畏”与“惧”的语义区别缩小。
    第四,《论衡》中,“畏、惧、恐”组成的复音形式有24例,其中“畏惧”14例,“恐惧”8例,未见“恐畏”组合;东汉译经中三者组成的复音形式37例,“畏惧”4例,“恐惧”8例,“恐畏”24例,“畏恐”1例,另有“畏怖、怖畏、怖惧”共10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