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词性宾语往往是“畏”的内容。如: 不带宾语,前面多出现“不”或“可”,其中“不畏”11例,“可畏”4例,如: 另有“畏恐、恐畏、畏惧、畏怖、怖畏、畏恼”等复合形式。“恐畏”最多,其中带宾语共13例,集中出现在下面一段经文中: “恐畏”的宾语有的是名词性的,有的是谓词性的,同一个语言环境,名词性宾语和谓词性宾语有区别吗?居家修行会有各种各样的“众恶之念”,如果产生这些恶念,就会妨害修行,这些“恐畏”的语法属性相同,语义也没有区别,“畏”后的成分都是害怕的内容,即害怕自己会产生这些恶念。与先秦时期相比,“畏”的词义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与“惧”的区别逐渐模糊。 “惧”,共23例,其中单用8例,带谓词性宾语4例,不带宾语4例;15例同义复合形式“恐惧、怖惧、畏惧”等,都不带宾语。如: “祸”前有副词“必”,这里“祸”是名词动用,指招来灾难。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