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畏”和“惧” 东汉译经中“畏”共66例,带宾语15例,其中名词性宾语13例。如: “畏”是一种内心的恐惧、害怕,这种心理的来源不同。“有威而可畏谓之威,有仪而可象谓之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⑦这种“畏”,即因为对方有威严而害怕,是一种敬畏。蒋绍愚先生认为这是“畏”最典型的词义,其宾语最典型的是人名或国名,或者是抽象的事物以及指称化的“众、强、罚、死”等。如例(38),东汉译经中这类宾语只有2例。 还有一种“畏”来源于那些对自己可能会有伤害的事物或现象,这是因怯懦而产生的畏惧。 例(39),“盗贼”,是“畏”的宾语。这段文字的上文是:“譬如男子行万里,天中天!若数万里者,到大空泽中,是人遥相见牧牛者、若牧羊者、若见界、若见庐舍、若见丛树,作是想念:‘如见郡,如见县,如见聚落。’”推想当时的情景,正是因为离郡县、聚落越来越近了,所以“不复畏盗贼”,不再担心、害怕遇到盗贼。 例(40),“观”和“数息、相随”等都是修行之道。“观”,即断妄念,这里“世间”实指有世间一切之烦恼,对自己的修行会有影响。 例(41),“之”代指前面出现的“诸恶”,害怕自己产生世间各种恶念,因为“邪来乱人意”。 7例“畏”单独带名词性宾语,其中5例属于后者,即“畏”后名词性成分所代表事物的出现可能会对当事造成危害,才会产生畏惧。 还有6例“畏”“恐”连用,带名词性宾语。详见下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