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问题的所在 王力(1989:262)指出,从古代使动用法发展到动结式,是汉语语法的一大进步,如“小之/削小它、活我/救活我”等。一般认为,动结式这一新出现的语法形式是和古代使动用法的衰落、消亡密切相关的。下面我们简单地看一下动结式产生的具体情况。 语法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动结式来源于上古汉语中的并列式。它是指古代汉语中一个句子里几个表示不同动作的动词并列在一起做谓语的结构。并列式的前身有各种形式,在上古汉语中常见的有“V1+O,V2+之、V1+而+V2+之”等。V2是具有使动用法的使动词(1-2)或作格动词(3-4)①。例如: (1)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梁惠王下》)② (2)晋文公得南之威,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战国策·魏策二》) (3)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左传·僖公五年》)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史记·项羽本纪》) 很多学者认为,并列式出现得很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开始使用,但用得还不多,到了汉代以后才逐渐多起来。也就是说,在先秦时期最通用的语法是用“而”来连接前后两个相关的动词,到了汉代,双动共宾的复合结构大量出现,当中插入“而”来连接的结构都被并列式所取代。志村良治(1974:16)、蒋绍愚(1999:339)等指出,只有以因果关系为基础的并列式才能发展成为动结式。例如: (5)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左传·成公十三年》) (6)庄公走出,踰于外墙,射中其股。(《战国策·楚策四》) (7)见巨鱼,射杀一鱼。(《史记·秦始皇本纪》) (8)汉氏减轻田租,三十而税一。(《汉书·王莽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