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合音词的形成分析 综上可见,“廿”“卅”“卌”三字的发展过程中,显示出三个共同特征:一、字形不固定(“廿”有二形、“卅”有二形、“卌”有四形);二、意义不单一(“卅”有两意、“卌”有三意);三、读音不相同(有时读如两字,有时读如一字)。考察可以发现,一、二两个特征在象形字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那特征三又该作何解释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提到:“十之倍数,古文则多合书。”照此,需“合书”的“十之倍数”共8个,但考《玉篇》《广韵》《字汇》等字书,有记载的仅“廿”“卅”“卌”三字,毫无疑问,这是“合书”书写局限造成的;另一方面,汉字(词)在产生和使用中要努力实现“配对”,矛盾即由此产生。此外,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在此矛盾中也在力争实现。书写局限、努力“配对”、力争简洁经济,三方各不相让,使“廿”“卅”“卌”在使用中对“分”“合”的取舍不定,直接造成三字读音出现反复——“廿”古文仍读两字、秦碑小篆读一字以合四言,成为导致上述第(1)条中“太史公误易之”的直接原因。据第(2)条《杨公笔录》的记录,这三字不仅书面语用,口语中亦很常见,足见其使用频率极高。直到上世纪初期,“廿”“卌”“卅”还出现在正式的书面语中,故三字流行时间也很长。但最终,“配对”原则、多义词表意明确的需求形成合力,使“分”战胜了“合”。“婶”“妗”的形成也是如此。 古人笔记中对“婶”“妗”二字出现和使用的记载很清楚: (1)宋张文潜《明道杂志》云:经传中无“婶妗”二字。婶字,乃世母字二合呼。妗字,乃舅母字二合呼也。二合如真言中合两字音为一。(《南村辍耕录》)[6]6353 经查,宋代笔记《明道杂志》确有此说: (2)经传中无婶妗字,考其说,婶字乃世母字二合呼,妗乃舅母字二合呼也。[14]169 “婶”“妗”为合音所造之词在吴语中也得到了印证: (3)《辍耕录》言,“婶、妗字非古,吴音世母合而为婶,舅母合而为妗耳。”此说良是。今吴中乡妇呼阿母,声急则合而为黯;轻燥之子呼先生二字,合而为襄,但未有此字耳。(《菽园杂记》)[4]82 由第(3)条可见,“黯”“襄”同“婶”“妗”一样,亦为吴音中之合音缩略词,但它们只在口语中使用,没有相应的书面记录形式。浙江宁波话至今仍常呼“阿母”为[am]。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