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之爱,选择之痛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周欣悦 我们从骨子里热爱选择。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是这样,你叫一个玩得正起劲的孩子吃饭,他会断然拒绝,“不要吃饭!”。但是你如果说,“今天吃饭你要用绿色的勺子还是红色的勺子。”他极有可能屁颠颠的跑过来做出选择。选择让我们感受到自由意志,感觉自己可以操纵自己的生活。 选择还可以帮助我们抵御消极的负面的东西。一个日本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人随机分为三组让他们完成一个任务,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时不时会听到一个嘈杂的噪音,第三组人没有噪音。你大概可以想到,噪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表现,因此按理说第三组人应该表现更好。有趣的是,实验者告诉第一组人,如果他们实在受不了这个噪音,那么他们可以选择按一个按钮,噪音就会停止。但是,实验者希望他们最好别按这个按钮,除非万不得已。这些人也的确非常配合,虽然噪音很难听,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按这个按钮。实验者故意没有告诉第二组人这个信息,也就是说,第一组人有选择可以停止噪音,但是第二组人没有这个选择。因为第一组人都坚持住了没按按钮,因此他们跟第二组人听到的噪音一样多,但是他们的工作表现却有天渊之别。事实上,有选择的第一组人的表现跟没有听到任何噪音的第三组人一样好,没有选择的第二组的表现更差。当你知道自己有选择可以停止噪音的时候,噪音就不再影响你了。这就是我们说的“选择幻觉”。 遗憾的是,在人生中总有些事情让我们感觉别无选择,总有些坏事情无可避免。当然,我们最无法选择的就是,衰老和死亡。当我们步入老年,直面死亡,在这样消极无助的时候,如果在一些小事情上给我们选择会不会改善我们的生命质量呢?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两个研究者在一个老人院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给一半的老人一些生活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择要种什么花,让他们自己照顾这些花,还让他们选择看什么录像,哪天看录像这样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另外一半的老人,由护士给他们选择种什么花看什么录像。一段时间之后,前一组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活跃程度明显更好。这就算了,惊人的结果在18个月之后,有选择的那组老人死亡率是15%,而没有选择的那组老人死亡率是30%。 由此可见,选择有多么强大的力量。我们热爱选择,从选择水果到选择总统,我们都想要自己做决定。我们被选择所吸引,选择让我们有了一种可以控制人生的幻觉。这也就是为什么,商人充分利用了我们对选择的热爱,制造出几十种上百种选择来诱惑我们。渐渐的,我们又开始发现选择的恶果。 选择过多,我们反而无法享受我们的选择。物质贫瘠的时候只能从两种冰棒里选择,普通的糖水冰棒也象是天堂。今天,站在哈根达斯店里,我们从十几种口味的冰淇淋里选择,却再也吃不到那种喜悦。心理学家发现,从大量的选项中选择之后,人们更不喜欢自己的选择,也更容易后悔自己的选择。就像是美女,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一个结婚之后,婚姻反而更不幸福。这就是选择的恶果,过犹不及。 我们无法摆脱选择,但选择到底会为我们带来什么?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表明了这一点。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时代,有时候我们觉得太多选择,有时候我们又觉得别无选择,有时候太多选择又让我们感觉无从选择。没有选择让我们感觉像囚徒一样失去自由,而太多选择又会将我们淹没喘不过气来。人生中有些重要的选择,一旦做出可能影响我们的一生。在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我们选择读这本书,就了解了选择的本身。
《选择的悖论》
在《选择的悖论》一书中,施瓦茨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并不能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选择越多,幸福越少!究其原因,施瓦茨认为,首先,当人们面对更多的选择时,反而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的选择总是受到锚定效应、框架效应、可获得性启发式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其次,即使人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不一定会感到满足,因为适应效应、比较、机会成本等因素会降低我们的主观感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