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方言学 >

唐代的方言研究及其方言观念(10)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语言科学》(徐州)2011年 储泰松 参加讨论

    3.2.2 声转与讹转
    唐人解释方言与通语的差异时,基本上沿用了扬雄、郭璞的“转”的概念,不过严格区别“声转”与“语转”,读音差异用“声转”,词汇差异用“语转”。例如:
    (48)盲,目无见也。偏盲者,患一目也。今俗乃以两目无见者始为盲,语移转也。(《汉书·杜周传》“家富而目偏盲”颜注)
    (49)蝚音乃高反,又音柔,即今所谓戎皮为鞍褥者也。戎音柔,声之转耳。(《汉书·司马相如传》“蛭蜩玃蝚”颜注)
    “转”只是对方言变化的一种客观描述,由于文人生活在“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的环境中,向来只重雅言,鄙视方言,所以唐人在“转”的基础上,将这些方言现象定性为“讹转”、“流俗讹”、“俗语讹替”、“讹谬所习”、“边方讹”。例如:
    (50)今俗监检田亩知其所获,总计大数谓之埒田,而官文书乃作耒字……故谓之率,而率字有律音,俗语讹替,因谓之埒耳。(匡谬正俗卷六)
    (51)頟广:雅格反。《释名》云幽州人谓额为鄂。今江外吴音呼额为讶,并边方讹也。(慧琳卷4:330a)额:江东人呼頟为讶,幽州人谓頟为鄂,皆声讹转也。(可洪卷60:710b)
    (52)邪鬼:耻利反。俗呼音丑栗反,声转讹也。(慧琳卷75:792b)
    (53)尫狂:枉王反。俗音乌黄反,声转讹。(慧琳卷16:405b)尫余:枉王反。俗音蠖黄反,声讹转也。(慧琳卷90:882b)尩弱:今作尫同,乌皇反。(慧琳卷43:591b;又卷48:626c)
    按,尫,慧琳认为读阳韵是正音,读唐韵是俗读,但他有时也不能坚持这种分别,直接注作唐韵“乌皇反”。此字《广韵》仅唐韵一读。玄应亦如此。
    转,实际包含了声韵调三方面的相互转化,用“讹转”来解释方音变化,实在是缺乏时空概念的表现。不过这也是当时的认知水平决定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