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首先离不开文献的整理。因此近百年来的古代小说研究,文献学研究的成果占了很大比重。我在这里根据自己的了解和摸索,试作一些介绍和分析。 一、关于小...
卷首语 词学原是传统国学之一门。本世纪以来,以西学东渐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契机,词学研究完成了它的现代化进程,成为古典文学研究中成就卓然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特别...
清中叶以后.学术界流行一股编辑地方丛书的风气.《岭南文丛》、《畿辅丛书》、《湖北丛书》等省域大型丛书相继问世。受这股风气影响.江西先后编刻了两套通省范围的大型丛书,} 书...
过去,一谈善本,必称宋元旧集、明人精刻,而对清刻古籍,虽为善本,也不珍视。一如郑振铎先生《却中得书记·清代文集目录跋》所指出的:“讲求清代刊本之版本学,今尚无其人。...
编者按:5月26日于国家图书馆开幕的“中华古籍特藏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已近尾声,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宝级”古籍展览已经吸引了两万多人次到馆参观。在为先人的学...
注释是一门传统的学问,但至今未见有人作系统的研究。到了现代,在整理中华古代文化之时,人们才把注释从学术的角度提了出来,认为注释是整理古籍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并没有给...
一 技术与方法的革命——古代文献电子信息化的现状和前景 王毅: 李老师,您多年来一直从事古代文献电子信息化的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若干年前您主持开发的北京大学“211项目”...
古籍的全文检索是网络文史应用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手段。就目前状况而言,网络文史资源分布极不均衡,最主要的古籍全文检索系统几乎全部集中在台湾。由于近几十年大陆古籍整...
《文物》1999年第5期《长沙走马楼J22发掘简报》介绍的户籍类简牍中有两枚乡劝农掾所作的券书,内容涉及官府对“吏”及其家人的管理,值得加以重视。 这两枚简的形制为木牍,释文...
《哀江南赋》是由南朝入北朝的大文学家庾信的名篇.作家与作品皆是声名显赫。关于《哀江南赋》的注释.一般有两个系统.一是为庾信全集作注释者.自然不会遗落这篇千古名作;另外.由...
两汉经学至东汉末年已溃不成军,随着士人群体意识的自觉以及曹氏父子政治方略的转变,一股新的思潮勃然而起。“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干宝《...
《乐记》作者究竟是谁,此乃前年悬案,向来没有定论。《汉书·艺文志》载:“周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汉兴,制氏以雅乐声律世在乐宫,颇能纪其铿锵鼓舞...
我国历代纂修的地方志著述.在传统四部分类的古籍目录中.属于史部地理类。史部地理类通常分为7个小类:总志、方志、杂志、山水志(附水利)、专志、游记、外纪。现在我们使用“地方...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类著作往往涉及大量古籍资料,作者引用的古籍资料不少都来自线装本或繁体排印本。而今人写作的研究性著作通常使用简体字排版,作者一般也使用简体字书...
《中华文史论丛》从今年起不再采取以书代刊的方式,重新作为正式期刊发行了。这是学术界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所以,施宣圆先生要我写一篇以“我与《中华文史论丛》”为题的短文...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编纂,该编委会任命顾廷龙先生为主编,冀淑英女士、潘天祯先生为副主编。此书的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部由上海古籍出...
缪荃孙,字炎之,一字筱珊,晚号艺风,江苏江阴人。生于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卒于民国八年(1919),终年76岁。缪荃孙是清末著名文献学家,本文拟就缪荃孙对古籍版本学的研究与贡献...
由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编纂,曾枣庄、刘琳主编并联合其他著名高校专家学者参与,历时20余年而完成的《全宋文》,在2006上海书展之际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和...
拜读了6月11日《文汇报·学林》上钱伯城先生的大文《宋云彬与二十四史点校本》,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说实话,我当时看到一些重要新闻媒体在重点报道重启《二十四史》修订工程...
一、“校勘”辫正 《说文》有校穿。校,就是考核、校对。《国语·粤语·上》载:“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大师,以《那》为首。”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用周天子的乐官大师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