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 [文学视点] 《孟子》在唐代的呈现与新生 2017-10-17

    由孔子和孟子等先秦儒家开创和奠基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流砥柱,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复古开新的源泉与核心。所谓孔孟的世界,并不仅仅指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孔子和孟...

  • [文学视点] 廓清历史 开掘主题 2017-10-17

    ■编者的话 与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题材文学、艺术作品相比,目前我国的抗日题材文艺作品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就像李俊虎在本文中所说,这类题材作品目前还“存在未曾涉及的...

  • [文学视点] 多产的过去:《林海雪原》的记忆书写 2017-10-17

    1957年《林海雪原》初版,关于创作缘起和艺术虚构等问题,不断复述与改写。在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一批创作谈中,《林海雪原》落笔的感情基调是“纪念”。曲波动情地讲到1955年2月春...

  • [学术争鸣] 书评是学术积累的重要一环 2017-10-17

    【核心提示】当前,国内口述历史理论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水准较高的原创性成果极其罕见,本土化口述历史理论体系的建构徘徊不前,引起业内人士的普遍忧虑。如何破解难题,还...

  • [学术争鸣] 批评品格与批评责任 2017-10-17

    我们置身其间的学员作品研讨,无疑当属批评文艺学范畴,即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科学阐释,恰如诗人普希金所言,“批评是...

  • [文学视点] 抗战中的郭沫若 2017-10-17

    郭沫若(中)为《塞上风云》摄制组送行 郭沫若创办的《救亡日报》第一期 郭沫若为爱国戏剧《保卫卢沟桥》题字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乔装回到祖国,积极投身抗战大业。...

  • [文学视点] 《林海雪原》何以能成“三朝元老”? 2017-10-17

    经典作家之 曲 波 回顾中国当代小说史,能在“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以后都能成为热点的,还真不多。“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中,似乎只有那个“林”——《林海雪...

  • [学术争鸣] 慕课价值不止于“提供证书” 2017-10-17

    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官网6月3日报道,研究人员根据该校沃顿商学院提供的慕课(MOOCs)课程进行分析后发现,该种网络在线课程不仅没有威胁传统商学院,而且成为商科学生学习的有...

  • [文坛聚焦] 故事视角下的古代英雄传奇 2017-10-17

    【内容提要】 英雄传奇可被视为“故事”而非“小说”,故事类型研究方法对于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研究具有适用性。故事的核心要素,一为叙事性,一为民间性,而叙事作品的民间性则...

  • [文学视点] 柳青的意义 2017-10-17

    对话人:张 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教授) 贾平凹(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 白 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胡 平(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原主任、评论家) 段建...

  • [学术争鸣] 语文教材编写追“新”更应求“真” 2017-10-17

    “我们需要一本怎样的语文教材?”“哪些课文值得收录?”这是近些年,引发教育学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激烈讨论的一个话题。从民国版国文课本走红,到日前语文版教材的修订...

  • [学术争鸣] 真正的虚构 2017-10-17

    美籍犹太作家辛格曾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小说作家,如同任何时代的作家一样,广义上必须是精神娱乐的提供者,而不要光做社会及政治理想的说教者。”在这里,他强调的是,作家...

  • [文学视点] 闯入“活”的历史 建构“像”的战争 2017-10-17

    ■编者的话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抗战题材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便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领域一个不容忽视的门类。几十年来,社会背景和思潮的变迁使得这一题材的作品在思想内涵、艺术形...

  • [文坛聚焦] 克里斯特瓦的“文本间性”理论及其生成语境 2017-10-17

    【内容提要】 “发现了”巴赫金,也“发现了”“第二个索绪尔”的克里斯特瓦,以其“文本间性”理论超越结构主义,进而影响了巴尔特和“如是”派,但这只是史实的一个方面。换...

  • [文学视点] 驿传体系怎样影响了唐诗发展 2017-10-17

    《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吴淑玲著,人民出版社 2015年2月第一版,25.00元 《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选择了一个已经拥有一定成果但仍有许多值得开拓的内容的课题进行研...

  • [文学视点] 《我爱这土地:艾青抗战诗集》:民族精神的诗化 2017-10-17

    艾青与聂鲁达、西特梅克一同被誉为“20世纪三大人民诗人”,而艾青的重要诗歌作品,正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完成的。由艾青之子艾丹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我爱这土地...

  • [文学视点] 漫说“非虚构” 2017-10-17

    如何讲述真实是非虚构的核心问题。如何准确地反应时代生活,如何抓住典型特征,如何一下子就从各种毛糙的感受中一把拎出那最耀眼的细节,是考验作家的时刻。如何活生生地、毛...

  • [文学视点] 苏轼散文的经典化历程及其文化内涵——以1127-1279年为中心 2017-10-17

    内容提要: 1127-1279年是苏轼散文被“经典化”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里,在南宋帝王与理学型士大夫的共同作用之下,苏轼的文章被树立为文学创作与思想文化的经典。苏轼的散文...

  • [学术争鸣] 宽容地对待学术批评 2017-10-17

    “怀疑当头,批判紧跟,学术创新的曙光就依稀可见了。”学术批评是学术评价的重要一环,对于学术研究的推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制度化、经常化的学术批评,就难以形成“动...

  • [学术争鸣] 学术期刊要厚待青年学人 2017-10-17

    【核心提示】学术创作是一项艰辛而又寂寞的事业,付出巨大心血完成的科研成果,如果连一个被评判、被审视的机会都没有,这让学术从业者情何以堪?有学者不无愤懑地指出:本应...

栏目列表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