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批评品格与批评责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作家网 李一鸣 参加讨论

    我们置身其间的学员作品研讨,无疑当属批评文艺学范畴,即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科学阐释,恰如诗人普希金所言,“批评是充分理解并阐释文艺作品的力量与不足的审美科学”。从文学价值实现意义上,文学批评又接近于文学作品与文学接受的中间路径,匈牙利文论家阿诺德·豪泽尔就坚称,“没有中介者,纯粹独立的艺术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道尽批评的功能与意义。
    我们理应推崇何种批评思维?至少要有三个向度:纵向上深远的文学史视野,横向上深入的同代比较眼光,心向上深切的体察与解读。惟有如此,方可将作品在历史的承续性与整体性中加以析解,发现作品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存在的弊端或价值、凝滞或超越;方能在比较鉴别中,找寻同种背景下作品的不同与不凡、流俗与不俗;也才能透过作者的精神碎片,探询作品背后隐蔽的含义,努力接近作品真相,捕捉作品最灵魂的特质。这是一个精神高度参与的批评者,于当今文学语境下所应呈现的表达意愿与批评立场。
    那么,批评者又应秉持何种风格态度?批评者不仅是作品的接受者,对作品要有足够的审美体认,并由此拓展到对整个世界的审美体验,而且批评者与作者应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德国理论家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体的对话之中”,它“并不属于我的‘领域’而是属于‘我们’的领域”。批评作为深刻完整的文学活动,不止是批评者与作者作品对话,也是与读者对话,更是意味深长地与世界对话。批评者与被批评者本是“我们”的共同体,因而,批评者理应做到既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又不仰人鼻息、五体投地,而是抱持公正、客观、冷静、善意,是其是,非其非,不庸俗奉承,不恶意贬斥。真正意义的批评,势必源自批评者精神向度的阔达与高远、审美维度形而上的自由与练达,并以此为结构,以广袤的视域,理性而有序地完成对作品的深度解构,创造出独属个性的批评品格,从而抵达既推动文学创造又推进文学传播与接收的批评使命。正如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林达·哈奇所标举的“超越一切已经固定或正在固定的解释,呈现一种永远开放永远变化的理论结构”。
    文学批评的重要意义之一,乃是帮助作者完成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方位确定和有效校正。每位作者亦应树立正确态度,面对批评,认真倾听,既有坚守力,又有吸纳力,既不全盘吸收,又不一尽排斥,尽凭研讨批评之风,助推创作启航远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