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家之 曲 波 回顾中国当代小说史,能在“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以后都能成为热点的,还真不多。“三红一创,青山保林”中,似乎只有那个“林”——《林海雪原》——享此殊荣。我们可以说,《林海雪原》是个仅有的“三朝元老”。 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曲波这部小说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的不同方面被强调的重点、所受到的具体评价,都有明显差异,甚至截然相反。 自小说1957年正式发表到1966年“文革”爆发这段时间,《林海雪原》是以整部书的面貌为广大读者所熟悉、所欢迎的。但作品中的某些描写也引起专业评论家和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的普通读者的批评。“文革”期间,根据小说部分内容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作为“革命样板戏”而家喻户晓。样板戏对小说的改编基本合乎“文革”前批评家和读者意见的价值立场、审美倾向,并将其推向极致。“文革”结束后,该作又多次被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新的改编本恰恰强化了“文革”及其以前被批评、被否定的内容和倾向。 这部作品之所以一直未被忘记,能引起不同时代读者或观众的兴趣,关键在于它具备了别的作品很难兼备的两个基本要素,那就是“政治正确”和“娱乐功能”。如果不具备前者,在“十七年”时期它不可能面世,在“文革”期间更难生存,在“后革命”年代同样不能成为热点;如果不具备后者,则不只当时难以真正被普通读者接受、达到家喻户晓的传播效果,更难引起“娱乐至上”、“娱乐至死”时代受众的兴趣。《林海雪原》这两大要素的兼具,又与作者本人的基本素养和客观条件密不可分:曲波有出色的编故事、讲故事天赋,出身和经历又使他具备得天独厚的“政治正确”前提及素材来源。曲波找到了将自己的“政治正确”条件与编故事、讲故事天赋结合以产生最佳效果的最佳方式。这是他获得成功的奥妙之所在。 “十七年”时期《林海雪原》的“政治正确”,在于它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而它与同样以解放战争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红日》和《红岩》又各不相同:前二者分别写的是解放军如何粉碎国民党军队对西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表现的是大兵团作战;后者正面表现的是中共地下活动和被捕者的狱中斗争。《林海雪原》写的则是战争初期的东北战场,是小部队的“剿匪”战斗,它既有别于前面三部作品的题材,又不同于《铁道游击队》等抗日游击战类型。在讲究小说历史再现功能的年代,《林海雪原》具备了不可取代的题材优势。 到了“文革”时期,由于作品中的正面人物是东北野战军,属于林彪部下,林彪倒台之前当然没有问题;即使在林倒台之后,由于根据小说改编的“样板戏”并未提林彪名字,而只说“根据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加之是江青主抓,也就仍无问题。原著并无任何像《红旗谱》《红岩》那样有歌颂左倾盲动主义或“白区路线”的嫌疑,像《保卫延安》那样有歌颂彭德怀的问题,或像《青春之歌》那样有主人公并非“工农兵”的“缺陷”;由于作品中的反面人物是地地道道无恶不作的“匪”,它也并不像《红日》那样有“美化”反面人物的嫌疑。所选“智取威虎山”一段故事,在根除了少剑波和白茹恋爱的“不健康”成分之后,显得革命思想“纯而又纯”,它也就安然经受了那时“政治正确”标准的最严峻考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