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与世界范围内的反法西斯题材文学、艺术作品相比,目前我国的抗日题材文艺作品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就像李俊虎在本文中所说,这类题材作品目前还“存在未曾涉及的空白领域”。 2014年底,李骏虎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出版,作者以“去小说化,找历史感”为宗旨,力图真实地再现抗日战争的历史现场。在写作中,他也同时发现了目前这一题材文学创作的一些问题,他认为,抗战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最重要的是廓清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需要作者尽可能地逼近历史真实,进一步开掘题材的广度、深度。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叙事(五) 廓清历史 开掘主题 □李骏虎 我国抗战文艺作品创作目前的状况,逼近真实比艺术塑造更重要一些,有些“硬伤”一定要避免,不然会成为历史的谬误和艺术的遗憾。 我国抗战题材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在题材的开拓和主题的开掘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可以说存在未曾涉及的空白领域,比如,对于日军对华的文化侵略和精神同化手段的表现等。关于文化上的侵略、精神上的渗透,也不仅仅只在民间,而我们的文学影视作品却鲜见这方面的深入挖掘和呈现。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格局中,中国战场及其武装力量包括远征军,主要的斗争对象是日军及其扶植的伪政权和军队。遍观战后表现欧洲战场的各种文学和影视作品,反抗的爱国主题和反战的人性主题是相辅相成、一以贯之的,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成为二战后人类的共识和共同维护的信仰。与欧洲二战艺术作品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抗战文学和影视创作是多元而复杂的,也是分阶段的。其复杂多元,是由当时中国的国情和民族性决定的,比如军阀势力和汉奸“特色”;而各个历史阶段对抗战主要表现对象的不同是由政治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我始终认为,评判国共对抗战的贡献,不应该从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开始,而应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算起。“九·一八”之后,国民政府的态度是抗议而不是抵抗,国立编译馆编辑、正中书局1948年出版的《初级中学历史》第五册第149课《蒋委员长》中说,“九·一八”之后蒋介石考虑到国力贫弱而国际正义力量不足,而选择了“坚忍应付、不屈不挠”,实际上就是其推行“不抵抗”政策的托词。东北沦陷之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对日态度是温和的,一味寄希望于英美列强的干预和国联的调解,国联虽裁决了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属于不合法的侵略行为,但最终由于日本的“悍然不顾”而“完全失败”。之后,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了局部对抗,“上海事变”、“榆热之战”和“长城抗战”之后,蒋介石和国民政府以抗战准备不足为由,俨然已经接受了东北沦陷的现实,并且对于日军策动的“华北自治”半推半就,实际承认了华北五省的“半自治”状态。东北四省沦陷,华北五省自治,当时中华民国的一级行政省区有38个,近四分之一沦丧,而政府默然、国民木然,这还不是亡国的状态吗? 再说当时国内的政治军事形势,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而各路军阀拥兵自重,且各自都以世界列强为靠山,尤其拿着日本给的援助空喊抗日,实际划境自治、坐大自己对抗中央,压根儿没有国家的概念。当时的中国,由于长期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省军阀都不是简单的军事势力,他们背后都有列强的支持,成为欧美或者日本控制中国的触角和各种利益诉求的代言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虽然也有一些有民族气节的军阀自行组织力量抗日,但还没有人能够登高一呼,呼唤起全国民众的抵抗精神,更没有人因此而公开反对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可想而知中国即使没有亡于日寇,也不免战后被列强所瓜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