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疑问代词“谁”的虚指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7)


    如果把上述语义识解方式推广到“谁”类反问句上,那么可以这样来假设:说话人已知疑问代词“谁”的值域(由一系列可能作为“谁”的答案的候选项构成的集合)是一个空集,但明知故问,意在对“谁”的值域进行质疑:不相信存在着某些个这样的人,他们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某种属性;并且相信不存在某些个这样的人,他们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某种属性。“谁”类反问句的这种语义识解特点,可以简称为“疑有信无”。⑦不管是“不相信存在某些个这样的人”,还是“相信不存在某些个这样的人”,在语义上都是否定性的,最终使得“谁”类反问句涌现出了否定意义。例如:
    (19)谁见过抽象的房子?见到的只能是具体的院子、楼房等。
    (20)矜持就是造作不自在,谁能免除矜持呢?这是任何人随时都感到头疼的现象。
    (21)中国人并不是不善经营,只要看南洋那些华侨在商业上的成就,西洋人谁不侧目?
    (22)当妇女体貌的改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变成一种不利的社会文化环境,变成扑面而来的、生存压力时,谁还能在这种环境中处之泰然?
    在例(19)中,说话人心里已经认定没有人见过抽象的房子,通过反问句“谁见过抽象的房子?”,故意对“谁”的值域进行质疑,表示不相信有人见过抽象的房子,并且相信没有人见过抽象的房子。这“有人”就是说“谁”的值域为非空,相反这“没有人”就是说“谁”的值域为空。不管是“不相信有人见过抽象的房子”,还是“相信没有人见过抽象的房子”都表示否定意义,最终使得反问句“谁见过抽象的房子?”涌现出否定意义。当然,这种否定意义是推导出来的衍推义(entailment),所以后面可以出现明示这种衍推意义的句子。比如,在例(19)中,反问句“谁见过抽象的房子?”的后续句“见到的只能是具体的院子、楼房等”,明示了没有人见过抽象的房子这种由先行句所蕴含的否定性衍推意义。反过来说,这种后续句成为显示反问句表示非真性疑问的上下文语境线索。
    当这种反问的语气更加强烈时,反问句就表示彻底的质疑(disputation,绝对怀疑、完全不相信某种观点或假设)和坚决的反驳(disproof,否定别人跟自己不同的意见或理论)。因此,这种反问句通常以某种别人的意见或自己虚拟的想法,作为驳斥的靶子和否定的对象;这种被反问句所否定的命题,构成了反问句比较显著的预设。也就是说,反问句可以有一系列显著性不同的命题作为其预设;但是,作为其驳斥的靶子和否定的对象的命题处于最优先和凸显的位置。拿“谁”类反问句来说,说话人以预设有人认为:存在着某些个人,他(们)具有某种属性或处于某种状态;然后用反问句来反驳和否定。例如:
    (23)a.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也许有谁/人愿意。
    →b.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谁愿意呢?
    (24)a.干这种两面讨好的事情,也许有谁/人不愿意。
    →b.于这种两面讨好的事情,(有)谁不愿意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