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词汇学 >

疑问代词“谁”的虚指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4)


    在这样的语用前提之下,说话人(A)用以“谁”为称代形式(Q-one)跟说话人(B)交谈。根据经验,我们期望这种以“谁”为称代形式的句子应该采用有标记的形式。例如:
    (10)a.小芳不希望谁因为她的直言不讳而受到伤害。
    b.这件事我不记得昨天谁跟我提起过。
    c.今天没有谁给你打电话。(转引自吕叔湘1980/2001)
    d.会场里好像有谁在抽烟。(转引自吕叔湘1980/2001)
    正如吕叔湘(1980/2001)所说的,这种例句中的“谁”“指不能肯定的人,包括不知道的人,无须或无法说出姓名的人”。此时的“谁”往往读轻声。因此,这种用法的“谁”通常可以用“(有)人”来替换。“谁”的这种意义通常用于认识领域(epistemic domain),表示说话人对事件的推测、概率(可能性)、确信等的主观认识。⑤因此,一般需要否定性语境或非真实性(non-veridicality)语境来帮衬。比如,上面的例(10)a-c是否定句,例(10)d中有包含不确定意义的副词“好像”。如果去掉例(10)d中的副词“好像”,那么或者句子不合格,或者会改变意义。例如:
    (10)d’*会场里有谁在抽烟。~会场里有谁在抽烟?
    显而易见,去掉“好像”之后,“谁”就不是表示虚指,而是表示真性疑问了。因为,副词“好像”的不确定意义,使得整个句子具有非真实性。这促使“谁”表示虚指,而不表示疑问。当然,不确定意义也是一种否定,即隐性的(implicit)否定。因此,也可以把例(10)d看做是一种否定性语境。跟“好像”类似的带有不确定义的副词,常见的还有“似乎、仿佛”等。例如:
    (11)a.但恕我不学,好像还没听说过有谁在认真研究这古碑的具体抄法。
    b.想起这些旧事,就觉得在冥冥之中,仿佛真有谁在作出安排。
    c.这房间乱糟糟的,似乎谁来过。
    上例(11)a-c都是表示不确定意义的非真实性语境,都带有隐性否定义;因此,它们都是一种否定性语境。从例(10)-(11)可以看出,虚指用法的“谁”字句通过表示不确定性的陈述语气(其显著的语音线索是“谁”读轻声)来消除疑问代词“谁”的询问意义;但是保留了它的预设意义“存在着某些个人”,从而使虚指用法的“谁”表示“不能确定一定存在的某些个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