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综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12-25 《外语学刊》 牛保义 参加讨论

    2.1 名词短语和小句动词情境植入的平行性
    Langacker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研究将小句动词和名词短语的情境植入放在一起,平行推进,发现英语名词短语和小句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语法范畴,但它们的情境植入却存在一些对应的地方。
    (1)类-例。单个名词或动词,作为一个词项(lexical item),凸显类概念,即一类事物或过程。植入情境成分后,一个名词短语或限定性小句凸显一类事物或过程中的、被情境化的实例(grounded instance)。(Langacker 2009:149)例如,名词book凸显类概念,无具体指称;a book凸显书的任意一个实例;动词open凸显一类“打开”动作,opened凸显一类“打开”动作中发生在说话时间之前的一个“打开”实例。Langacker认为,不管是一个名词短语或限定小句的情境植入,都是从类概念中单挑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此为情境植入理论的基本思想。
    (2)“有定”与“无定”。Langacker认为,名词和动词的语义功能都是与事物或过程建立相同的心智指称(mental reference)(Langacker 2004,2013)。名词前面植入定冠词、指示词等,凸显有定指称;植入不定冠词、非重读的some或量词等情境成分,凸显不定指称。动词前面不带情态动词,植入-(e)s(现在式)或-ed(过去式)情境成分,凸显的过程或关系为定指;植入may/wil/can等情境成分,动词凸显的过程或关系为不定指,因为这些是发生在概念化者(大部分情况下为说话人)的想象、推定、意愿等情感态度中的关系或过程。
    (3)“远”和“近”(“即时”和“非即时”)。名词的情境植入,以说话人位置为源点,指称离说话人近的、说话人眼前的事物,用“this(these)”;指称离说话人远的事物,用“that(those)”。动词的情境植入,以说话时间(speech time)为源点,指称离说话时间近或说话时刻发生的动作,用现在时态;指称离说话时间远,在说话时间之前发生的动作,用过去时态。除此之外,情态动词may,can,shall,will为邻近形式(proximal forms);might,could,should,would为较远形式(distal forms)(Langacker 2002b:31),因为后者凸显的过程实现的可能性较小,离现实远些;前者凸显的过程实现的可能性较大,离现实近些。(Langacker 2011)
    (4)“有界”和“无界”。与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相对,动词分为完成性(perfective)与非完成性(imperfective)。可数名词凸显的事物与完成性动词(如kick)凸显的过程都被识解为有界的(bounded)事物或过程;不可数名词和非完成性动词(如like)的指称从本质上讲都是无界的事物或过程。(Langacker 1987:258-262;1991)有界的事物或过程呈内部异质性(internally heterogeneous),意指这样的事物或过程包括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与事物或过程为构成关系(constitutive relations);与此相反,无界的事物或过程则呈内部同质性(internally homogeneous)。有界的事物或过程为非可缩性(uncontractible),即其组成部分不能代表事物或过程本身,如shoe(鞋)和throw(扔)的组成部分“鞋底”和“松手”(“扔”动作的一部分)不能代表“鞋”和“扔”;而无界的事物或过程刚好相反,具有可缩性,其组成部分可以代表事物或过程,如leather(皮子)和know(知道)的任一组成部分,“一大块皮子”、“一小片皮子”都是“皮子”,“发生在不同时刻的know构型(configurations of knowing process)”都是know。有界的事物或过程可复制(replicable),而无界的事物或过程则不可复制。例如,“两只鞋上的皮子”里,“两只鞋”是两个实体“鞋”;“两只鞋上的皮子”加在一起还是“皮子”,同一个实体。
    (5)掌控循环模型(control cycle)。认知语法建立的掌控循环模型由4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基线(baseline);动作者操控一组实体,这些实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动作者掌控的辖区(dominion);第二阶段是潜势(potential),某一目标进入动作者的视野,或者说是进入潜在互动范围,从而制造一种紧张(tension),因为动作者对进入视野的目标要采取行动;第三阶段是动作,典型的动作就是对其施力,将目标置于操控之下;最后是结果,目标进入动作者辖区,被掌控。第一阶段是静止状态,第二阶段出现紧张状态,第三阶段为施力,第四阶段又回到静止、放松状态。Langacker认为,这是一个基于人类经验的理想化掌控模型,不仅适用于语言,还适用于物理、感知、心智和社会文化各个层面(Langacker 2009,2002a)。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