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近二十年的古汉语词汇研究(1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语文》2015年第1期 方一新 刘哲 参加讨论

    2000年后有:姚永铭《<一切经音义>与词语探源》(《中国语文》2001.2),探讨了《慧琳音义》的俗语词和在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词语探源的作用。何亚南《中古汉语词汇考释三则》(《中国语文》2001.3),利用汉译佛经文献和传统文献相互印证。如“卧出”表示“睡着”、“熟睡”的意思习见于佛经,传世文献少见,它的构词理据虽然和佛家思想吻合,但“卧出”是汉语词,并不是佛经新词⑥。文章通过实例说明,汉译佛经值得充分重视,但对其研究价值也要作客观、恰当的分析,不能过分夸大。 
    另一类文章是以梵文原典为语料,利用梵汉对勘和同经异译等方法,从源头研究佛经与汉语的关系。进入2000年后,对佛经的研究日益系统化,理论化。董琨《“同经异译”与佛经语言特点管窥》(《中国语文》2002.6)从语式、语义、语汇、语法几方面对《慕魄经》等异译经作了对比,从而了解佛经语言特点的形成过程,为汉译佛经研究开辟了新路。张幼军《“庄严”一词梵汉对勘》(《语言研究》2006.1)利用梵文原典探讨“庄严”词义,说明对勘的重要性。 
    就佛经对汉语的影响、梵汉对勘等方面,另外可以朱庆之的四篇文章为代表。《佛经翻译与中古汉语词汇二题》(《中国语文》1990.2)从梵语角度分析了“恶”,指出“恶”是佛典翻译中不自觉地类比了梵文原典同形异义词而产生的新词。《试论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若干影响》(《中国语文》1992.4)从梵汉对勘的角度论证了佛典翻译对中古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如双音化、新词新义、口语同书面语关系。《汉译佛典语文中的原典影响初探》(《中国语文》1993.5)结合梵汉佛典对勘资料,探讨了原典对译文的影响。《一个梵语词在古汉语中的使用和发展》(《中国语文》2011.4)探讨了“indran.la”这个梵语词在佛教汉语中的发展,以及由这个词仿译的“帝青”、"天青”的使用情况,上揭各文利用原典进行比较研究,证明译经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和研究价值,具有示范作用。 
    朱冠明《从中古佛典看“自己”的形成》(《中国语文》2007.5)认为“自己”的形成和佛典翻译密不可分,翻译者将梵文sva的用法“移植”给了“自”,于是“自”产生了领属语新用法,由此,‘‘自”和“己”在领属语的位置上并列连用,最后凝固成词。文章突出的地方是提出了“移植”这一概念,即梵文中一些要素移植到汉语中来,而且这种现象是大量、反复出现的。 
    姜南《汉译佛经中增译的话题转移标记》(《中国语文》2007.3)综合利用《妙法莲华经》的梵汉对勘和异译比较,研究佛经中增译的话题转移标记。文章发现“尔时”、“复次/次复”等标记词可能是译者有意添加话题转移标记,这迎合了汉语自身话题优先的特点。文章运用了当代语言学的话题比较理论,利用原典对勘及异译佛经,为汉译佛经研究提供了较新的视角。 
    陈祥明《从语言角度看<撰集百缘经>的译者及翻译年代》(《语言研究》2009.1)通过《撰集百缘经》和支谦其他著作进行词汇和语法的比较,证明该经非支谦所译,是晋代的作品。通过语言角度考辨佛经需要选好标准,且论证要谨慎严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